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介入治疗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介入治疗

ID:25080817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8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介入治疗_第1页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介入治疗_第2页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介入治疗_第3页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介入治疗_第4页
资源描述: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介入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介入治疗【关键词】上消化道大出血;双重栓塞治疗;介入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对策及栓塞止血的价值。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20例反复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行双重栓塞介入治疗,12个月随访,无一例再出血。8例行胃冠状静脉栓塞介入治疗,12个月随访有2例再出血。结论:使用介入栓塞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是安全而有效的方法,不仅挽救了生命,而且提高了生活质量。双重栓塞效果好于只进行胃冠状静脉栓塞。  [关键词]上消化道大出血;双重栓塞治疗

2、;介入治疗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0例中,男13例,女7例。年龄29岁~71岁,平均44岁。不明原因性肝硬化12例,肝炎后肝硬化6例,布加氏综合征2例。食管吞钡检查15例,胃镜检查4例,发现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7例,中度曲张3例;其中合并胃黏膜糜烂出血、胃溃疡1例。另有1例因病情危重未行食管吞钡或胃镜检查。20例中7例采用非手术治疗无效。方法为三腔二囊管压迫胃底食管下段静脉,应用垂体后叶素及止血药物、输血等。  1.2方法步骤  双重栓塞治疗的方法是: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进行插管,并通过选择性冠状静脉栓塞控制静

3、脉曲张出血。再通过动脉插管栓塞部分脾动脉。其方法为:首先使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股动脉,送入4FCobra导管选插肠系膜上动脉行门静脉DSA检查,以观察静脉曲张的部位、范围、扩张的程度以及离肝性血流量的大小等。然后超选脾动脉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脾动脉部分栓塞,约栓40%~60%。右腋中线第8肋到第9肋间,肋膈角下方两指处。局麻下透视准确定位进行细针穿刺。成功后用导丝引4Fcobra导管入门静脉。再次行DSA检查后,超选冠状静脉手推对比剂观察血液流速。经导管首先缓慢注入无水酒精10ml,然后将明胶海绵颗粒与乙碘油混合物缓慢注

4、入,采用低压流控法,注射速度尽可能慢。最后用钢圈栓堵血管主干[1]。  2结果  本组双重栓塞的12例中,均止血好转。其中9例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加用钢圈栓塞,2例行两次胃底曲张静脉再栓塞。6例行2次脾脏栓塞。术后12个月复查,无一例发生在出血。8例只行胃冠状静脉栓塞介入治疗,12个月随访有2例再出血。  3讨论  3.1特点  介入双重栓塞门静脉型上消化道大出血,创伤小,短中期效果迅速可靠,此类患者由于反复大出血,体质差,个别出现了休克症状,双重栓塞治疗能起到挽救生命的作用,且改善生活质量[2]。  3.2对上消化道大出血双重栓塞

5、治疗为首选  尽可能将所有曲张静脉栓塞,减少再次出血的机会。胃底静脉一般用无水酒精和明胶海绵颗粒加碘油即可,但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尽可能用钢圈栓塞,因为此分支较粗,血流量较大。脾静脉栓塞,一般栓塞40%~60%为多,脾脏越大,为减轻栓塞反应,应进行分次栓塞。栓塞小于40%时效果较差,大于70%造成严重并发症并可造成肝功能进一步损害。双重栓塞既有效控制大出血,又减轻出血血管压力,从而达到双保险治疗的目的。因为本方法与外科断流术一样,仍为姑息治疗方法,门静脉压力随肝硬化进一步加重,可能出现代偿的胃底动脉进而出血[3]。  3.3综合征 

6、 发烧、疼痛等栓塞综合征,经内科对症处理1周~2周内缓解[4]。  3.4注意事项  在栓塞治疗时应首先栓塞最头侧的曲张静脉,以延迟近端侧支循环的形成。用较小的栓塞物质栓塞曲张静脉的末梢,近端或较大的曲张静脉主要用钢螺圈栓塞。尽量栓塞所有可见的曲张静脉,否则术后可能重新出血。在注入栓塞物质时应防止其返流造成意外栓塞和门静脉血栓形成。可进行重复栓塞以阻止新形成的食管侧支静脉,是进一步形成内分流。  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