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儒的意识形态建构与《毛序》传承的逻辑轨

论汉儒的意识形态建构与《毛序》传承的逻辑轨

ID:25063276

大小:72.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1-18

论汉儒的意识形态建构与《毛序》传承的逻辑轨_第1页
论汉儒的意识形态建构与《毛序》传承的逻辑轨_第2页
论汉儒的意识形态建构与《毛序》传承的逻辑轨_第3页
论汉儒的意识形态建构与《毛序》传承的逻辑轨_第4页
论汉儒的意识形态建构与《毛序》传承的逻辑轨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汉儒的意识形态建构与《毛序》传承的逻辑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汉儒的意识形态建构与《毛序》传承的逻辑轨提要:汉代诗学是作为意识形态建构的一部分而受到汉儒的高度重视的。汉儒的意识形态建构是对先秦儒家思想的直接继承。但是由于具体言说语境的变化,汉儒将儒学从先秦的士人乌托邦精神转换为官方意识形态话语,这是儒学史上一件重大变化。表现于诗学方面,则是《毛序》对先秦儒家诗学在继承基础上的改造。关键词:汉儒意识形态汉代诗学孔子诗论简介:李春青,男,1955年9月生,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艺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一汉代的诗学始终是作为儒家意识形态建构工程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后人(例如宋儒、清儒及“古史辨”派诸家乃至今日许多

2、论者)不理解汉儒的良苦用心,极力从求真求实的立场对汉儒大加贬损,这并不是一种可取的态度。对于前人的学术,应该抱着平实客观的态度来看待。首先要追问他们何以如此这般地言说,然后再看其言说是否可取。先让我们看看在“古史辨”派眼中的汉代诗学是如何不值一哂,这可以说是反汉代诗学的代表:汉儒愚笨到了极点,以为“盛衰”、“道德优劣”、“早晚”、“诗篇先后”这四件事情是完全一致的。他们翻开《诗经》,看到《周南》、《召南》的“周、召”二字,以为这是了不得的两个圣相,这“风”一定是“正风”。《邶》、《鄘》、《卫》以下,没有什么名人,就断定为“变风”。他们翻开《小雅》看见《鹿鸣》等篇矞皇典

3、丽,心想这一定是文王时作的,是“正小雅”。一直翻到《六月》,忽然看见“文武吉甫”一语,想起尹吉甫是宣王时人,那么这一篇一定是宣王以后的诗了,宣王居西周之末,时代已晚,政治必衰,道德必劣,当然是“变小雅”了。但《四月》以下很有些颂扬称善的诗,和《鹿鸣》等篇的意味是相同的,这怎么办呢?于是“复古”、“伤今思古”、“思见君子”、“美宣王因以箴之”等话都加上去了。翻到《民劳》,看见里面有“无良”、“惛怓”、“寂虐”等许多坏字眼,从此以后一定是“变大雅”了[i]。这样将汉儒的诗学置于特定的文化历史语境中予以考察,才是我们所应采取的态度。汉代诗学作为一种解释系统可以说源远流长。从

4、现存的资料看,对诗的实际功用的记载显然是早于对这种功用的解释的。诗歌的最初功能总是与或舞蹈相伴随的。在关于“周礼”——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礼仪形式——的种种记载中,从来就没有诗歌单独实现其功能的例子。这至少说明诗歌最初是为了一种综合性的礼仪形式而被收集或专门创作的。例如史籍说周公“制礼作乐”,这其中就包含着创制诗歌。现存《诗经》中的不少作品就是周公本人或按照他的指示创作的。诗歌就是礼仪的一部分。礼仪是西周政治生活的主要组成方面。故而《诗经》中那些最早的作品肯定是与“志”,即个人的思想感情无关的,它们是政治的产物,是某种集体意识的表现。即使后来那些采集来诗歌许多原本是个

5、人情绪的产物,但是一旦纳入到官方礼仪文化系统就必然得到完全不同的阐释,从而成为官方话语。所以当时诗歌的主要功能就是政治或意识形态的功能。儒家正是看重诗歌这种政治的或意识形态的功能的。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实际上就是讲“礼乐”,即西周官方文化对于一个君子人格形成的重要性。只是由于孔子所接受到的已经不是完整的、作为活生生的政治生活的礼乐本身,而是作为文献记载的《诗》、《书》、《礼》、《乐》,是“礼乐”的文本形式,而且在孔子的时代诗歌也的确越来越脱离音乐而获得独立的意义,所以他才会将“诗”与“乐”分开来讲。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西周的诗歌亦如唐宋以后那些专门抒发个人

6、情怀的作品一样,孔子还会那样看重它们吗?肯定不会的。因为儒家的全副精神都用之于在往代遗留的文化资源中搜寻建构新的意识形态的材料了,根本无暇顾及纯粹个人化的言说,如果真有这样的材料,儒家也一定会将它们“阐释”成为具有政治文化功能的话语的。儒家对《诗经》的解释系统的形成过程同时也就是儒学意识形态建构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解释系统从一开始就是着眼于诗歌作为官方话语的政治的或意识形态的功能的。但是由于《诗经》作品在西周乃至春秋时期的贵族政治生活中曾经渐次产生了不尽相同的功能,所以在孔子等儒家诗学中对诗歌也就具有多种维度的功能诉求。《诗序》是汉儒所为,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其根

7、源却是先秦儒家。我们知道,孔子是在西周时期具有仪式性、政治性的用诗传统以及春秋时期“赋诗言志”这种对诗歌的独特使用的基础上对诗进行言说的。他的言说可以说概括了诗歌自西周之初到春秋之末五百多年间所发挥之各项功能。这集中表现在他的“兴、观、群、怨”等关于诗歌功能的论述中。基于这样的解释立场,孔子说诗就严格地恪守着政治和伦理道德的价值评判与价值赋予的原则。孔子对具体诗篇意旨的看法在《论语》中有不多的记载。《学而》有云: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欤?”子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