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的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对《送友人》的解读

关于的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对《送友人》的解读

ID:25055128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8

关于的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对《送友人》的解读_第1页
关于的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对《送友人》的解读_第2页
关于的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对《送友人》的解读_第3页
关于的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对《送友人》的解读_第4页
关于的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对《送友人》的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的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对《送友人》的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的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对《送友人》的解读关于的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对《送友人》的解读导读:读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一)认知语言学中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的解读  诗歌《送友人》的主题主要是为了突出诗歌的送别意境,诗人主要是想表达自己与友人的恋恋不舍和难以挽留的无奈之情。其中将友人放在了焦点的位置摘要: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简洁凝练,句式工整对仗,意境优美深远。很多文人学者已经从修辞和文学的角度对古典诗词做了大量研究。本文将在认知语言学

2、的图形背景和认知隐喻理论的指导下,选取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送友人》为载体进行解读。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图形背景认知隐喻《送友人》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开始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了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文本研究。在西方国家,弗里曼等众多的学者开始了对文学作品开始认知语言学视角的研究。在国内,关于中古古典诗词的研究主要是从修辞和文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和探讨。蓝纯曾经对汉语和英语诗歌中的借代和隐喻从认知的角度进行过研究,重点分析和研究了北宋词人秦观的一些作品。蓝纯总结归纳出来秦观诗词中的“抽象概念是一些具体的

3、事物”,“自然现象是人的象征”,“动物,植物和无生命的物体是人”的三个比喻概念和“用部分代替整体”“一般代表特殊”“地点代人”和“特征代物体”的四个指代原则。王寅对元曲《天净沙·秋思》进行了认知解读,并借此提出了认知语言下的翻译观。本文将在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对《送友人》的解读由优秀站..提供,助您写好论文.和认知隐喻理论的指导下对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送友人》进行认知解读,希望可以为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一、认知语言学下的图形背景和认知隐喻的理论概述  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最早是在一

4、九一五年由丹麦心理学家如宾提出来的,突显原则为其基础。我们大家熟知的“脸—花瓶”理论就是基于如宾的这个理论提出来的。其中图形的部分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背景部分是为了突出和陪衬主题设计的。我们可以看得到和感知到的更多的是焦点部分,背景部分是不容易被人察觉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图形是被人关注的焦点,是明显的,背景是通常被人忽略的部分。  隐喻是热门日常生活中用来组织其系统概念不可或缺的认识工具之一,是借助于身边熟悉的意象概念和具体的客观事物来认识陌生的、抽象的事物和概念的一个认识过程;隐喻为人类提供了认识事物和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5、和新策略。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隐喻又会成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系统的整体,即隐喻概念体系,在人们认识事物和熟知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和决定性的作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参照自己身边有形的、熟知的和具体的意象概念来认识、深思、看待和经历,对陌生的抽象的意象下一个概念,从而形成一个不同概念之间互有关联的认识模式。  映射是隐喻的基本方式。来考夫和约翰逊用源域和目标与之间的映射或者意象图式理论来对隐喻的现象进行解释,从而得出了隐喻是一种“跨域映射”,属于一种思维模式。映射的过程一般都是从原语指向的语的翻译过程,原语的结

6、构被大范围、系统地转移到他国的语言文化体系里去。  二、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对唐诗《送友人》的解读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一)认知语言学中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的解读  诗歌《送友人》的主题主要是为了突出诗歌的送别意境,诗人主要是想表达自己与友人的恋恋不舍和难以挽留的无奈之情。其中将友人放在了焦点的位置,诗人自己站在了画面之外,同时又隐身在这画面之内。  从微观上对这首诗歌进行解读,我们会发现诗人作为这次送别活动的参与者之一,同时

7、也是这次送别活动的体验者,面对眼前的情境,自己切实感受到了一种恋恋不舍的朋友之情。认知语言学图形-背景理论认为,突出的部分一般放在主语的位置。在这首诗歌的首联中,主语的位置上是“青山”和“白水”,属于我们所说的图形部分,是要突显出来的部分,那么背景部分就是“北郭”和“东城”了。放眼望去,远处的青翠的山脉横卧在城北的地方,在近处,清澈的溪水从城东流过,青青的山脉,纯净的溪水,青山是静止的,溪水是流动的。这样一高一低,一静一动,一远一近,动静的结合和空间的转换,通过图形—背景的理论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横”和“绕”两个字生动形象地

8、道出了图形-背景之间的关系。通过图形——背景的理论关系分析,全诗的整体艺术美感得到了一个提升,营造了诗歌的美好意境。  在颔联中,“此地”作为背景,被突显出来,这里是朋友送别的地点,在这远处的城外,清澈的溪水旁,“友人”作为图形被逐渐推到读者的眼前。“蓬”原本指的是蓬草,枯黄以后根部就会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