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

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

ID:25043055

大小:7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8

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_第1页
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_第2页
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_第3页
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李东涛(广丙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35000)【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介入封堵术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时的效果和反应,实际病例来证明介入封堵术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时的优势。方法在手术前对3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实行介入封堵术前进行身体检查、心理教育、手术中检测还有和医生之间的密切配合,手术后为能使患者尽快康复,应及时观察穿刺口、下肢循环情况、尿量情况。结果木组32例患儿封堵术后除3例出现一过性I〜II房室传导阻滞,3例出现一过性体温升高外,余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无需在胸背部切口,仅在腹股沟部留下一个毫

2、不起眼的针眼(3毫米左右)。由于创伤小,痛苦小,不留疤痕;治疗时无需实施全身体外循环及深低温麻醉,避免体外循环和麻醉意外的发牛不需要输血,从而避免输血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住院1-3天即可出院。综上所述,介入封堵术在治疗新天型心脏病上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治疗疗效分析【中图分类号】R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7-0189-02先天性心脏病是十分常见的心脏病中的一种,其发病率为8%〜10%,我国先心病的发病率在世界上来说也属于较高的国家之一,大约

3、每年患有先心病的新生儿有16〜17万[1],手术治疗的患者占有10万之多[2]。常见的先天性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有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在我国通常选用传统的外科手术的治疗方法去治疗先心病,在体外循环下经正中切U或侧切U开刀。传统的外科手术对于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具有损伤重、痛苦多、风险高、手术创伤大、住院时间长,还有一些与麻醉、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等缺点,在传统的外科手术中会给先心患者带来巨大的疼痛。新型系列堵封材料的的快速进步及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使患者能够在比较小的年龄段得到治疗,冋吋介入治疗的疾病种类也不断的增多,这使治疗效果越来越明显[3

4、]。因为介入治疗的适应症的范围的不断扩大,治疗的结果也变得越来越理想。1资料与方法①临床资料3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包括15例动脉导管未闭、14例房间隔缺损,3例室间隔缺损。20例男性,12例女性。年龄从3岁〜75岁.他们的心肺功能正常。通过临床体格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以及部分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等检査,检査表明其32例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适宜用介入封堵术治疗[斗②麻醉方法在氯胺酮注射液静脉复合麻醉的前提下对本组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术治疗,山莨菪碱注射液被用于麻醉前。③介入手术方法1.1封堵装置:手术前TIE及手术中造影确定缺损的大小,实际测量

5、的直径要比PDA封堵器的直径小4〜5mm,小于ASD封堵器4〜6mm,小于VSD封堵器1〜3mm。装载器,传送器和抗折超滑鞘管组成传送系统,导管直径为7〜11F。1.2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未闭是先心病常见的病症之一。胎儿期动脉导管被动开放是血液循环的重要通道,早产儿患奋动脉导管未闭的几率更大,在妊娠满28周前出生的婴儿中发生率可山*80%,出生后约15小吋发生功能性关闭,出生后一年在解剖学上应完全关闭。通过静脉复合麻醉去穿刺股动、静脉。把5〜6F端孔导管行常规右心导管通过静脉输入,同吋观察PDA的形状和位置,计算其直径。手术完成后,拔出导管、导丝及鞘管

6、、压迫止血、弹力绷带加压包扎。1.3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分为中心型、上腔型、下腔型和混合型。中心型是新房间隔缺损中最为常见的,大约占全部病例的八成以上,缺损位置在卵圆窝或其附近,他的周围一般是心房间隔组织,缺损面积比较人。下腔型缺损为低位缺损,下缘部位缺少心房间隔组织,直接通到下腔静脉入U处。以静脉复合麻醉为前提进行下穿刺右股静脉行常规右心导管检查,往上肺静脉?中插入260cm导丝,使用球囊测量ASD最大伸展径,封堵器在X线及TTE监视下封堵ASD,其余同上。1.4室间隔缺:缺损U径小、分流量较少者,一般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心脏杂咅,经超声检查发

7、现室间隔缺损。以静脉复合麻醉为基础下穿刺右股动静脉行常规左室造影及导管检查,创建动静脉轨道,为了选择型号合适的Amplatzer封堵器在X线及TTE监视下封堵VSD,我们要使用造影及彩超技术。其余同上。①用药手术前一天,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手术后不间断服用3〜6个月(动脉导管未闭患者不用),在手术的前三十分钟,要注射头孢唑啉钠注射液1次,在手术后的三天要服用常规的抗菌药物。在手术后向皮下注射两次低分子肝素,同吋注射三天的地塞米松注射液。2结果32例患者手术十分顺利。其中手术后第2天有4例VSD患者、2例ASD患者出现I〜II房室传导阻滞,再注入地塞米松注

8、射液后症状消失。6例出现一过性体温升高,通过物理降温使体温恢复正常。手术中出血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