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语文情感教育.doc

例谈语文情感教育.doc

ID:25035524

大小:60.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例谈语文情感教育.doc_第1页
例谈语文情感教育.doc_第2页
例谈语文情感教育.doc_第3页
例谈语文情感教育.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例谈语文情感教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例谈语文情感教育[摘要]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大都凝聚着作者的爱憎,流露着作者的感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把文本内容同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真正地进入文本。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一文,可以创设情景,营造融洽的情感氛围;加强和学生沟通交流,寻找适合学生抒发情感的渠道;并尝试变换教学方式,激活学生的情感,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关键词]情感教育;教学案例;情景[屮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04-0070-01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小学语文教材屮的文本,

2、大都凝聚着作者的爱憎,流露着作者的感情。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把文本内容同情感教育冇机地结合起來,让学生们真正地融入文本的情境中来,营造融洽的情感氛闱,受到情感的熏陶。下面以苏教版《第一次抱母亲》的教学为例来谈谈如何展开情感教育。一、创设情景,营造融洽的情感氛围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文质兼美。这些课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情感丰富。这使得学生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够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教学屮,教师要创设情景,营造融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创设情景,营造情感氛围。教师可通过网络上搜

3、索一些关于文木背景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出来,让他们了解文本产生的背景,从而融入文本的情境之中。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其次,教师可以根据文本中的内容,让学生联想自己生活的实际,使他们将文本与具体生活联系起來,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在学习《第一次抱母亲》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先使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母亲》,同时在屏幕上出示母子相亲相爱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融沧的情感氛围;然后,教师引领回到文本,理解文本中作者与母亲的情感。这篇文章语言朴实、行文流畅,字里行间表达了母亲对子女的爱,同时也体现了子女对

4、母亲的感恩之情。在教学时,教师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想想自己和母亲的关系,然后用一段话来描述母爱。这样,就能营造出融二、加强沟通,寻找抒发情感的渠道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文本、作者的情感;其次就是要和学生沟通,找到让他们抒发情感的渠道。一般情况下,学生抒发情感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画画、唱歌、写作、?动等。在语文课堂中,写作是一种很好的疏导学生情感的方式。在教学这篇文章的时候,要让学生品味文本质朴的语言,体验作者与母亲之间的情感,以激活学生的情感。在课堂交流中,应当寻找疏导学生情感的渠道,让学生们尝试运用简单的文字来表达情感。由

5、于学生的写作能力有限,教师可以让学生仿照《第一次抱母亲》的一个片断来写。这篇文章的文字质朴,没有华丽的语言,学生们可从细节入手讲述自己与母亲的故事。另外,学生也可以学习这篇文章的框架结构,以突出主题思想。有了仿照的范文,就降低了写作的难度,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树立学生的写作信心,捉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情感;要和学生加强沟通,帮助他们找到疏导情感的渠道。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三、变换教学方式,激活学生情感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经历、情感、个性等,变换

6、教学方式,以激活学生的情感。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一些自己与母亲亲近的细节,让学生回答。有的学生喜欢在大家面前表现g己,会积极地回答问题;有的学生不喜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更喜欢写在纸上。这时,教师就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让他们积极地表现自己。这样,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素养,使得他们爱上语文课,喜欢表达自己的情感。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景,营造融洽的情感氛闱;加强和学生沟通交流,寻找疏导学生情感的渠道;并尝试变换教学方式,激活学生的情感。只有这样,语文教

7、学才能够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参考文献][1]董玉琴.让情感教育的培养贯穿在语文教学之屮[j].新课程学习(上),2015(3).[2]张巧英.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吉林教育,2010(14)•(责编韦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