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现状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1674-6805(2016)5-0155-03【Abstract】Interventionalembolizationinthetreatmentofintracranialaneurysmsneedstocare,andtheoperationoftheroutinecaremeansthereisverylittledifference,althoughthebasicpatientneeds,butalsobeabletomeetrequireme
2、ntsforsurgery,butthesurgeryeffectsandpatient'squalityoflifeeffectaresmallandthereisnolackofgoodmethodsofcare,butthelabreports,asotionoftheissue,theexistingmethodsofcaretosumup,theanalysisofexistingdeficiencies,anddisadvantages,andtheintracranialaneurysmsinterventionals
3、urgeryofthestandardofcaretoplayaroleinadvancing.【Keys;Involvementinpulmonaryembolism;Healthcare;ResearchFirst-author’saddress:LiuzhouIronandSteel(Group)panyHospital,Liuzhou545002,Chinadoi:10.14033/j.ki.cfmr.2016.5.085开颅手术以及介入手术均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常用方式,其中介入栓塞术适宜不能耐受开颅手术或者开颅手术困难的患
4、者[1]。同时颅内动脉瘤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瘤体破裂风险,因此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患者住院生活质量以及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为此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对国内外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有利于指导临床护理,旨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1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病因,是因多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壁结构改变,致使动脉血管瘤状异常突起[2-3]。特别是颅内动脉血管瘤破裂时异常危险,有极高的死亡率,部分患者往往来不及入院就已死亡,入院患者经抢救存活的也会留下严重残疾。不同的患者颅内动脉瘤所处的位置和大小
5、各不相同,因此在临床上表现各异,患者常表现出恶心、呕吐、头痛以及神经功能障碍等,同时瘤体破裂与未破裂患者也存在不同的临床表现。传统的检查方法是腰椎穿刺确诊,通过穿刺对脑脊液检查可明确诊断,但腰椎穿刺有引起动脉瘤破裂的风险。随着影像技术水平的提高,传统的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方法已逐渐被CT等无创检查手段替代,对于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近年来多数采用CT等影像学方法进行初诊,头颅CTA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初步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均很高,对于影像学诊断后不能明确判定,但高度怀疑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应进一步进行确认,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虽然
6、有创,但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可以准确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不仅利于确诊,也可以根据DSA结果有效的判断治疗方案[4]。2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一般需要采用手术治疗,开颅夹闭和介入栓塞均是目前较常用的两种手术方式,开颅手术的优势在于颅内血肿清除彻底,颅内压降低快,动脉瘤复发率低。但由于开颅手术对患者耐受要求较高,因此不能耐受的患者以及老年患者应选用介入栓塞术进行治疗,一些复杂的夹层动脉瘤以及开颅夹闭手术难度较大的患者也适宜采用介入栓塞手术进行治疗[5]。3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现状颅内动脉瘤采用介入栓塞术的
7、患者大多年龄较大,护理人员在围手术期需要给予精心的照顾,而一些患者入院后情况较为危险,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有相当高的专业水平以及对患者症状的判断能力,以及时反馈医师,作出及时的应对[6-7]。目前国内对脑动脉瘤患者的护理报道不多,而方法各异,分为术前、术中、术后常规护理,而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效附加护理方法的研究仍然较少,并且缺乏手术适宜人群或者该类患者的针对性护理方法,“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护理方式在国内十分流行,因此可以认为国内对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尚处于摸索阶段。而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很可能直接
8、影响到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术后恢复,国内该领域的护理研究尚显不足,护理方法缺乏专业性、针对性以及积极性,在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以及安全的基础上,研究更加有效而积极的护理方法十分重要,在该领域尚需进行继续研究,将更多理论上可行的护理方法斟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