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936129
大小:54.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7
《浅析亦洋亦土的洋务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亦洋亦土的洋务文化刘云(潍坊科技学院山东潍坊262700)摘要:洋务文化是中丙嫁接的产物,这种嫁接依托于洋务运动的社会机制和“丙学中源说”、“中体丙用论”的文化机制。这使得洋务文化自成体系,成为嫁接得很不完美的畸形文化。似总体而言,它的产生使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变异,形成了新的文化格局,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不容忽视的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关键词:洋务文化社会机制新文化格局所谓洋务文化,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洋务运动基础上形成的以“中体丙用”为基木模式,并带有资木主义特质的新文化。但是,洋务
2、文化并非中国传统文化母体新陈代谢的结果,而是中丙文化嫁接的产物。一、洋务文化生成的社会机制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三十年时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时期,分为“求强”和“求富”两个时期。在这三十多年间,中国的经济、思想、阶级和社会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的资木主义近代工业产生并有所发展;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急剧分化,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开始产生;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走向世界,向丙方学习,中国人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外国殖民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形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中,最显著的一个方面是在教
3、书、译书、科技及洋务运动中产生了一批新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与时俱进地创造新文化,这正是我们要探讨的洋务文化。二、洋务文化生成的文化机制洋务运动所依托的文化资源,一是由欧美传入的丙学;二是中国传统的中学。中学和两学的互动,成为决定洋务文化面貌的思想文化基础。不过,在那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所谓丙学,仅以科技文化为主,稍涉及一点社会政治文化;所谓中学,则以经世致用的今文经学为骨干,乂在丙学的冲击下不断变形;所谓变形,就是在中学的“体”上嫁接了丙学的“用'在“用”的过程中又不断冲击无法成为“用”的根基的“体
4、”,出现了所谓“不中不西”的近代新学。在洋务文化生成过程当中,“西学中源说”、“中体西用论”与其联系最为密切。顾名思义,所谓“西学中源说”就是指中国是伟大的文明古国,西方的科技、思想文化等都是从中国照搬照抄过去的。这些理论,现在听来很荒谬,但在当时确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既还击了顽固派的攻击,因为既然西学源于中国,办洋务就不存在“用夷变夏”的问题了;同吋,它也增强了中国人的自信心,使人容易接受办洋务的事实。而“中体西用论”的提出则比“西学中源说”更上升到了一定的理论高度,顺应了当时社会大变革的历史潮
5、流,更加迎合了世人的心态。因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文化渊源的文明古国,让国人对本国文化全盘皆抛而去全盘皆收一种新的文化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中体西用论”的提出恰好为两者的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无疑是找到了一条两者冇机结合的理想途径。三、洋务文化的评价洋务文化既有其自身的进步性,同时又存在着局限性。洋务文化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它促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发生了初步变化,形成了新的文化格局。首先是传统观念的变化,表现在自我封闭的传统意识的动摇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变化两个方面。中国自古有所谓“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的信条
6、。洋务文化产生后,人们逐渐摒弃了这一观念,开始面对现实,探索新知,“师夷长技”。文化价值观念中“夷夏之辩”这一传统观念的变化是最明显的,洋务运动后,人们开始认识到了西方的进步和自身的落后,淡化了“以夷变夏”的恐惧心态,代之以积极开展中心文化交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开始奋发图强。另外,洋务运动后,中国人的生活习俗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洋货作为西方文明的一种物质载体,在进入中国的吋候,把西方生活方式也带入了中国,使人们的经济生活在原有的传统色调之外增添了一些近代文明的色彩,并影响和改变着中国人的面貌与中国固有
7、的文化,使中国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文化格局。洋务文化的局限性体现在:当时的中国封建统治势力依然强人,所以洋务文化始终不能挣脱封建统治的强大穹庐而使自身的光芒更深更远地散播,因此,它并没有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彻底革新。并且,它的侣导者在面对顽固派吋也表现出了一定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这就决定了洋务文化不可能把中国文化从根本上引入一个全新的境界,这也正是它的局限性之所在。但洋务文化毕竟是一种新兴文化,它的传入使古老的中国嗅到了一丝清新的气息,开始从睡梦中觉醒,睁眼看世界了,并为以后中国的历次变革,如维新变法、辛
8、亥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洋务文化是中国近代文化的一颗启明星,它的出现,照亮了中国文化前进的道路。参考文献1.卢怕炜《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苏州大学》,2002,4、2.井上清《中国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一期。3.李时岳《洋务运动的历史任务及其他》.《历史研究》,1989年,第4期,第174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