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ID:24931176

大小:7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_第1页
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_第2页
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_第3页
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李亚芬(黑龙江省伊春市新青区医院黑龙江伊春153036)【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4-0138-02【摘要】目的观察氨荼碱联合纳洛酮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在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对48例新牛JL呼吸衰竭的患儿联合应用氨荼碱和纳洛酮,并与43例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结果应用氨茶碱联合纳洛酮的治疗组,呼吸衰竭的纠正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关键词】氨茶碱纳洛酮新生儿呼吸衰竭

2、疗效1引言新牛.儿呼吸衰竭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各种新牛JL疾病的并发症,死亡率高,特别是早产儿,发病率更高。为探讨对新生儿呼吸袞竭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从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联合应用氨茶碱及纳洛酮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4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2资料与方法2.1—般资料木文共收集病例为91例,所有病人均为住院病人,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43例,均符合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治疗组男32例,女16例;出生胎龄:≤28周3例,28〜37周30例,≥37周15例;出生体重:≤1500g5例,1500〜2500g25例,≥2500g18例;日

3、龄:出生半小时〜28天,其中出生半小时〜7天40例,〜28天8例;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出生胎龄:≤28周4例,28〜37周28例,≥37周11例;出生体重:≤1500g4例,1500g〜2500g23例,≥2500g16例;日龄:出生1小时〜26天,其中出生1小时〜7天38例,〜26天5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性别、胎龄、出生体重、患病种类、危重程度等方面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对比性。2.2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按常规综合治疗,如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保暖、止惊、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降颅压、抗感染、支持疗法及治疗原发

4、疾病等。呼吸衰竭抢救用药为:治疗组用氨茶碱3〜5mg/kg/次,加入5%〜10%葡萄糖液20〜30ml静滴,30分钟内滴完,第一天每8小吋重复一次,次日视病情而定,可8〜12小吋仍按以上的用量使用,直至呼吸衰竭纠正,才减至每天一次,维持2〜3天。纳洛酮O.Olmg〜0.04mg/kg/次,用5%〜10%的葡萄糖液5ml稀释后静脉推注,2〜6小时后重复使用,直至呼吸衰竭纠正,然后改为以0.2mg加入5%〜10%葡萄糖液30ml中静滴维持,连用3天。对照组用东莨菪碱,0.01〜0.03mg/kg/次,用5%〜10%葡萄糖液2ml稀释后静脉推注,15〜30分钟一次,待呼吸衰竭程度减轻而改

5、为静脉滴注维持。2.3观察指标2.3.1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的吋间:包括紫绀的改善情况,祌志、体温、呼吸、心率等,从治疗开始后于12小吋、24小吋(1天)、2天、3天、4天各记录1次。2.3.2血气分析治疗后每24小吋抽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2.3.3药物的副作用,特别是观察对心功能是否奋损害。2.4疗效判断2.4.1血气标准Pa02≥8.0kPa(60mmHg),PaC02≤5.3kPa(40mmHg),SaO2≥90%。2.4.2判断标准12小吋〜1天临床症状改善,2天血气标准达标为显效,1〜2天开始症状改善,3〜4天血气标准达标为有效,4天后仍未见改善为无效。

6、3结果3.1治疗组48例,显效20例,冇效19例,显效率42%,冇效率40%,总有效率82%。对照组43例,显效9例,有效21例,显效率21°%,有效率49%,总有效率70%。对照组总奋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呼吸衰竭纠正吋间:治疗组平均39.1小吋,对照组48小吋,治疗组比对照组呼吸衰竭纠正吋间平均缩短8.9小吋,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3.2药物的副作用对照组有90%的患儿出现1种甚至多种药物的副作用,如腹胀,烦躁,尿潴留,口干、痰粘稠、心率加快,发热等,而治疗组有10%的患儿有烦躁不安,除此之外无其它副作用。4讨论新生儿呼吸衰竭是新生儿

7、疾病中严重的并发症,是儿科临床工作中常见的危重病、疑难病,根据病因的不同又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但不论苏原发疾病的种类如何,最终导致机体的病理变化均为全身组织的缺氧性损害,苏中以脑组织的功能和结构上的损害最为严重。近年研究表明,β-内啡炚(β-EP)含量的增高与缺氧(如各种原因导致的窒息缺氧)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密切相关。机体在缺氧吋,存在于神经垂体及肾上腺髓质的内源性阿片样物质(OIS)大量释放入血,使血浆中β-EP升高,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