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柏拉图的美学观念

浅论柏拉图的美学观念

ID:24899677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6

浅论柏拉图的美学观念_第1页
浅论柏拉图的美学观念_第2页
浅论柏拉图的美学观念_第3页
浅论柏拉图的美学观念_第4页
浅论柏拉图的美学观念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柏拉图的美学观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柏拉图的美学观念  一、柏拉图关于美学本质的探究  关于“美”是什么,有人认为自然界中花草为美,有人认为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件是美的……关于这个问题想来是见仁见智的了。柏拉图一句“美是难的”道出了想要探究什么是“美”却又的确不轻松。  柏拉图之前,毕达哥拉斯学派注重形式美,认为美就是数的和谐,觉得圆形是最美的,苏格拉底认为美在于有用。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不是向有些人所谓完全的否定前人对于美的观点,却是在继承中辩证的否定。  柏拉图提出了一组“二元对立”,即“理念实在/经验世界”(“理性/感性”)

2、。按照后来结构主义的观点,二元对立的一组概念作为核心概念出现,斜杠前的概念在地位上要明显优于斜杠后的概念(例如:天/地,生产力/生产关系)。即柏拉图认为理念实在(理性)是第一性的,是作为本体出现的。“理念论”是柏拉图美学思想的核心论点,在后人看来,他的哲学美学思想被认定为“客观唯心主义”的根源也便在此处。  将“理念”认定为核心存在,认为“理念”是绝对的、永恒的、固定的、不会随世事更替而更迭的。这便和我们到家所讲的“道”有些类似,“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自然万物的法则,永恒存在,不会

3、消亡,是万妙之门。我们讲修身,很重要的便是悟道,柏拉图认为人们想要真正认识“真理”,便要感知“理念”。  在《理想国》第十卷当中,他阐述了一个经典的比喻,便是“三张床”的比喻,三张床分别由画家、造床匠、神制成的。神造的床是“本质的床”、“真正的床”也是“自然的床”。这样的床存在于“理念”,造床匠根据神造的床打造出的床在我们看来虽然是真切的存在的,却也是“模仿”出来的了,而画家看到造床匠造出的床而画出的床便是模仿本是模仿的成品了。所以《理想国》中提到“如果我们把画家叫做那两种人所造的东西的模仿者,应该是

4、最合适的。”柏拉图是想借助这个比喻,来说明诗歌就和绘画一样,是“模仿的模仿”,“悲剧诗人既然是模仿者,他就像所有其他模仿者一样,自然地和王者或真实隔着两层。”柏拉图便要将诗人,这类模仿者驱逐出理想国。  既然理念实在是第一性的,是真实的、本质的,便要强调“理性”的作用,所以在理性/感性这对二元对立当中,柏拉图无疑是偏爱理性的。因为理性是合乎逻辑的,可以根据规则推断出“真实”的结果,比如数学运算,几何运算,根据定理(相当于“理念”)进行运算,通过缜密的推导,得出真实的结果,这个过程便是美的。因为它是依据

5、理念的,不掺杂主观情感的。但是诗歌便不同了,它便是感性的,是融入诗人情感,并希望通过诗人组合的文字调动读者情感的,例如,我们读到“梧桐更兼细雨”便不自觉的融入了意境,感受了凄清冷寂的氛围,仿佛感知了在风急的雨夜难以入眠,愁绪涌上心头,同时也勾起了读者内心隐约的愁思。但是这“梧桐更兼细雨”的仿像偏离了“真实”的,煽动了读者的情感,我们无法还原当时的心境,无法还原她内心惆怅的真实感受,无法还原理念。所以,诗歌过于危险,它是复制品的复制品,距离真实太过遥远,容易使得辨别力不强的人远离事物真相,这样便会制造混

6、乱,它也许会让人们转移对永恒的真实的本质的追求。这也和“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有异曲同工的感觉。同时,在柏拉图看来艺术还会滋养伤感等不良的情绪,这样便使得人们不能理智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二、柏拉图美学思想复杂性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当中,正义是居首要地位的,古希腊当时是贵族民主制度,不是皇权至上的社会,一切都是围绕社会制度来操作的,想要国家理性的运转,就必须要让正义始终悬挂在制度之上。  柏拉图要将诗人驱逐出理想国,并不是因为柏拉图厌恶诗歌、悲剧、喜剧等文学作品,恰恰相反,青年时期的柏拉图非常

7、崇拜荷马,以成为伟大诗人作为人生理想。但是,在他拜苏格拉底为师,见证苏格拉底的智慧,也见证苏格拉底的死亡,这些改变了柏拉图的理想,他不再以成为荷马式的诗人为理想,转之投身政治。除此原因外,柏拉图出生于雅典贵族世家,且恰逢雅典城邦普遍衰落,战争加剧危机,雅典民主政治遭受挑战。出身贵族的柏拉图便有了打造“理想国”的想法。既然诗歌是感性的,远离真实的,缺乏理性的指引,便有可能对理想政治带来危害,所以将诗人驱逐出理想国便也有了内在依据。同时,这样也反映出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美是有用的”观点的批判吸收,既然诗歌起

8、到了反作用,就自然被驱逐了出去。  此外,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体现出来显著的纵深性和层次性,根据其三张床的比喻,柏拉图将世界也区分为理念世界、经验世界和艺术世界,与此相适应的审美层次也必然是从具体到理性的美的升华,体现出其美学思想的层次性,他将美的世界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便是自然界物质、人类社会器物的美,第二个层次升华到人的层次,体现为人们创造的语言、歌舞的美,第三个层次则升华为抽象的理性的美,这样的美又恰恰与“理想国”联系到了一起,一定要彰显正义的力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