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ID:24894431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几个问题_第1页
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几个问题_第2页
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几个问题_第3页
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几个问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几个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讲究“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也是如此,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文言字、词、句式等方面的知识,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才可能顺利地阅读文言文。因此,我认为文言文阅读训练的主要方式应该是:在理解词义和句式的基础上加强诵读;词语和句式的大量识记;准确规范的翻译练习;增大文言文的课外阅读量。  (一)掌握文言的常用词语和句式,不是让学生背字典、背语法条条,而

2、是要通过诵读文章,用“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办法去解决。4  学习语言的最好办法是生活到那种语言环境中,每天说,每天听,就能很容易地学会。经常听到有人参加英语研究生考试的时候狂背几百篇阅读理解,就会在考试中得到很高的分数。为什么本来对英语一窍不通的人会考到这么高的分数呢?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为自己创造了一定的语言环境。说文言的时代已经距我们很远很远了,后世学文言的人已经找不到那种语言环境了。但是,我们可以在诵读时,口耳眼心都用上,培养文言的语感,自己用心去品味当事人说话的环境和神态,为自己创造出一个语言环境来。需要强调的是,诵读必须在理解词

3、义,了解句式的前提下进行。阅读文言文与阅读现代文不同。现代文是从现代汉语写的,所用的词汇和句式在口头上就很熟,并且理解了,只要把文章念出来,体会体会,就能明白意思。文言文是用古汉语写的,我们虽然通过汉字,用现代的语音读出声音来,但不明白这些声音的意义,也不明白这些声音是如何组合起来的,当然不能理解它的意思。叶圣陶先生曾举“弃甲曳兵而走”为例,很好地说明了这种现象,“弃甲曳兵而走”,六个字中,除了“曳”字外,其余五个字都在2500常用字表中,小学毕业生都会认会写,但会认会写并不等于能够理解它们在文言中的意思。“弃”只在“放弃”这个词儿里学

4、过;“甲”呢,只知道甲乙丙丁的“甲”;“曳”字没学过,当然不明白是“拖”的意思;“兵”字认识,但只知道是“水兵”“士兵”的“兵”;“走”字认识,也只明白是“行走”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纵使高声朗读,甚至死记到能“背诵”的程度,纵使悟性很高的学生,也很难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二)词语和句式的大量识记。我们只有积累一定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才可能顺利地阅读文言文。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  1.重视预习,学会自学  课前一定要借助注释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译,不要坐等老师来讲解。预习时注意找出疑难字句提交课堂讨论,向老师、同学请教。对重点字词要进行

5、归类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相当多的文言实词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我们要善于记忆、比较、归纳、整理,把“字词”学“活”。可以自己制作一个“常用文言词简表”,列出“词、词类、意义、例句”几个栏目,使知识系统化,提高学习效率。  2.力求准确理解每个词语的含义4  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积累文言字词不要死记硬背,而应结合“语境”去揣摩。但是只把串讲一概当成解释字义的根据,这种本末倒置的方法也是十分有害的。例如“至于劝善规过足矣”一句,课文下面注解为“能够做到规劝行好事,不行坏事就不坏了”。这

6、仅是串大意,但学生常据此对号入座地去释义,误以为“至于=能够做到”,“足=不坏”,这就脱离了字词的既定意义,造成错误概念。其实“至于”和“足”不解释也行。而若认为“劝=规劝”,就又脱离了具体语境,因为“规劝”与行善搭配不起来。这个“劝”就是“劝勉”的意思,与“劝学”的“劝”同义。对翻译和字义的准确解释不加区分,很容易违背理解字义词义的基本原则。  3.牢牢记住主要文言句式  主要文言句式有五种: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每种又有几种不同形式,记住形式,便于识记和理解。例如,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

7、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2)、“......,......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

8、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4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三)练习文言文的现代汉语翻译,可以检查学生对文言文中的字、词、句是否真懂。  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