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行政答辩状

工伤认定行政答辩状

ID:24866791

大小:62.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工伤认定行政答辩状_第1页
工伤认定行政答辩状_第2页
工伤认定行政答辩状_第3页
工伤认定行政答辩状_第4页
资源描述:

《工伤认定行政答辩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工伤认定行政答辩状工伤认定行政答辩状工伤认定行政诉讼答辩状答辩人(第三人):*林,男,1968年12月生,系*林有限公司职工,住林市科=镇科4寸。代理人:葛宜兵,江苏宝同德律师事务所律师答辩人因***有限公司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一案,提出答辩意见如下:一、原告与第三人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自1995年起,当事人就一直在***有限公司工作,劳动关系一直没有间断。20XX年**有限公司改制后,第三人仍被改制后的公司(即原告)聘用,继续从事工作,工资由原告发放,且原告为第三人办理了医疗保险,但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一直

2、没有办理。至第三人发生工伤事故之日,双方形成的是事实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与否不是认定劳动关系的唯一依据,原告诉状称因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所以无劳动关系,这一说法是十分荒谬的。二、第三人受到事故伤害,被**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工伤,认定依据及程序符合法律规定,应依法予以维持。大量证据证实,第三人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到第三人暴力伤害,符合工伤认定条件,依法应认定为工伤。同时**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依法认定工伤后,将工伤认定书进行了送达,原告于20XX年7月16日收到该认定书并出具了收条,送达程序符合法律规定。原告以

3、送达程序违法为由,在行政复议被依法维持的情况下,又提起行政诉讼,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工伤认定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正确,符合法定程序,应判决维持。三、行政诉状所述工伤事故发生时原告尚未成立与事实不符。事实上,原告的前身为林有限公司,林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12月26日。20XX年改制后,名称变更为现在的原告。改制后的公司承担原公司的债权债务,二者只是名称不同,实质为同一公司,现公司的工商登记资料也明确显示,其成立时间为20XX年12月26日。因此,事实上,第三人发生工伤事故之时,该公司早已存在。

4、综上所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具体行政行为证据充分,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原告的诉讼请求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请求法庭依法作出维持判决。答辩人:二Oxx年三月三日劳动争议案件答辩状答辩人:XX有限公司,住所地在n市XX路,法定代表人:XX,董事长被答辩人:XX,男,汉族,1968年8月10日出生,住XX市xx号xx室被答辩人诉答辩人解除劳动关系、工资争议案件,现答辩人提出答辩如下:一、被答辩人请求解除劳动关系的事实和法律依据被答辩人因自身原因于20XX年2月21日主动辞职,其后双方于20XX年2月22日就劳动合同解除达成结算

5、协议,双方劳动关系已经解除。被答辩人再主张解除劳动关系,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明显不当。二、被答辩人主张给付各项费用154548元没有依据1、被答辩人辞职后,双方在协商一致基础上签订劳动合同解除协议,明确约定被答辩人在答辩人处工作期间的工资、加班费、节日加班费用等费用已全部结清,被答辩人对此无任何异议,被答辩人不再追宄答辩人任何责任。根据江苏省高院、江苏省仲裁委苏高法审委(20XX)47号文第25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工资、加班工资等劳动报酬的计算、支付达成结算协议,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应认定有效,但有证据证明

6、在协议签订时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或乘人之危等违背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形除外。本案中,双方己就工资、加班工资等达成结算协议,该协议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又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依法有效。2、被答辩人主张经济补偿金于法无据。被答辩人主动辞职,也不符合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前置条件和程序,主张经济补偿金没有法律依据。3、被答辩人主张双倍工资亦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首先,双方签有劳动合同,不存在双倍工资的问题;其次,主张双倍工资有着明确的时间限制、时效限制、数额限制。被答辩人的主张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综上所述,被答辩人的仲

7、裁请求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依法不能成立,恳请贵委依法驳回被答辩人的仲裁请求。此致XX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答辩人:XX有限公司时间:20xx年5月8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