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高史地学派与中国史学会

南高史地学派与中国史学会

ID:24843368

大小:72.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1-16

南高史地学派与中国史学会_第1页
南高史地学派与中国史学会_第2页
南高史地学派与中国史学会_第3页
南高史地学派与中国史学会_第4页
南高史地学派与中国史学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高史地学派与中国史学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南高史地学派与中国史学会摘要:随着中外学术交流的频繁,五四时期成立各种专门学会一时蔚为风潮,史学会的建设亦不甘人后。南高史地学派在筹建史学会方面的努力,可谓独领风骚。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在整个民国时期,都投身于中国史学会的建设,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史学现代化进程。关键词:民国时期;南高史地学派;中国史学会一南高史地学派因《史地学报》而得名。《史地学报》是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研究会的机关刊物,史地研究会则是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为东南大学)文史地部和其他科系学生的联合组织,其成员以文史地部学生为主。史地研究会的前身是成立于1919年10月1日的地学研究会。此

2、前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研究会中,因为学校只有国文专科,而没有文史地部,故而研究会中惟独史地方面付之阙如。1919年,国文科改为文史地部,学生们就有了增设地学会的创意,此意得到了柳诒徵和地理教授童季通的大力支持,从而有了地学会之成立,共有会员67人,以龚励之为总干事。成立后,柳诒徵曾在该会做“人生地理学”等讲演。1920年1月19日,地学会换届选举,诸葛麒任总干事,会员发展为73人。5月13日开会,“初会员鉴于地学与史学,似不宜偏此忽彼”,并提交大会讨论,决定改地学会为史地研究会,通过简章。史地研究会以“研究史学、地学为宗旨”,“凡本校史学系、地学系

3、或其他各科系同学有志研究史地者”及“本校毕业同学愿入会者”皆可成为会员;会务分讨论、演讲、调查、编辑等项;会员始终维持在近百人之间,诸葛麒、陈训慈、胡焕庸、向达等先后担任总干事;张其昀、陈训慈、缪凤林、陆维钊等人相继担任总编辑或编辑主任;柳诒徵、竺可桢、白眉初、王毓湘、朱进之、梁启超、徐则陵、陈衡哲、顾泰来、萧纯锦、曾膺联、杜景辉等担任指导员。南高师校内的各种研究会每年都出版会刊,如哲学研究会每年出会刊2册,体育研究会每年出会刊一册,所以史地研究会成立以后就开始着手筹备会刊。史地研究会第二届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从事会刊的筹备和地质考察,但会刊并未诞生,

4、倒是地质考察活动进行的有声有色,先后去雨花台、栖霞山、燕子矶、龙潭等地旅行考察。在胡焕庸任总干事期内,筹备刊物成了头等大事;“本会以中国史地界之沉寂,拟就力所能及,出其一得,以供社会之商榷,久蓄此意,至本届始决定”;为了慎重起见,史地研究会开了3次编辑会议,并征求指导员意见,在此基础上议决了会刊——《史地学报》的各种问题。由于准备充分,南高师出版委员会认定史地研究会会刊《史地学报》为南高师丛刊之一,由上海商务印书馆承印发行。校方的承认,对史地研究会会员来说实为极大之鼓励。1921年7月,《史地学报》第一期集稿完成,寄往上海商务印书馆,但商务印书馆因印

5、刷业务繁冗,至该年11月方始出版。如此,《史地学报》真正面世是在史地研究会第四届时期。从1921年11月到1926年10月,《史地学报》共出版了4卷21期,初为季刊,自二卷二期始改为月刊(寒暑假除外);1925年三卷八期出版后,四卷一期至1926年10月方始出版,但成绝响。《史地学报》所设栏目(门类)有卷首插图、评论、通论、史地教学、研究、古书新评、读书录、杂缀、世界新闻(时事纪述、地理新材料、中外大事记)、气象报告、书报绍介、史地界消息、调查、史地家传记、谭屑、专件、选录、书报目录(书籍、杂志、论文)、会务(纪录、会员录、职员录)、通讯、史传、地志

6、、论文摘述、表解等,但并非每期杂志均包含上述门类,而是视来稿情形而定。除了《史地学报》以外,史地学派同人还先后办有《史学与地学》、《地理学杂志》(《方志月刊》)、《史学杂志》、《国风》、《史地杂志》等刊物。在这些刊物上,柳诒徵、竺可桢、陈训慈、张其昀、缪凤林、郑鹤声、胡焕庸、向达等人发表了大量有关史地学方面的文章,于史地之学多所措意。他们反对新文化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浮夸和偏颇,将史地之学视为实学;主张成立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以共同进行史地研究;他们对中小学校的史地教学甚不当意,主张改善中小学校史地学的教学方法和教材,以图普及史地学。南高(东南大学)顿时成为

7、南方的学术重镇,南高史地学派也隐为当时可与北大新文化派相抗衡的学术派别之一。本文即以南高史地学派为中心,重点探讨其为创建中国史学会所作之努力[1]。二傅斯年在1928年说,“历史语言学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容易由个人作孤立的研究了,他既靠图书馆或学会供给他材料,靠团体为他寻材料,并且须得在一个研究的环境中,才能大家互相补其所不能,互相引会,互相订正,于是乎孤立的制作渐渐的难,渐渐的无意谓,集众的工作渐渐的成了一切工作的样式了”[2],从而有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成立。中研院史语所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学术机构,他团结了当时学界的一时翘楚,

8、培养了大批后来独步中国学界的年轻后劲,努力将东方学正统争回中国,是团体研究的成功典范。事实上,在傅斯年领导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