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兴起与运作

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兴起与运作

ID:25436842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0

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兴起与运作_第1页
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兴起与运作_第2页
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兴起与运作_第3页
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兴起与运作_第4页
资源描述:

《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兴起与运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兴起与运作  [摘 要]:学会的兴起与发达,是学术繁荣并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中国的史学专业学会酝酿出现于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后,随着现代学术建设步伐的加快,高校及地方各类史学会纷纷破土而出。它们的多样化活动,促进了现代史学流派和某些学科的形成,也为现代学术团体的组织和运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至今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现代史学  专业学会  史学会  运作机制  史学专业学会的兴起与运作,是我国现代学术制度建设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环节。对此,俞旦初《中国近代最早的史学会—

2、—湖北史学会初考》、王煦华《抗日战争期间的中国史学会》和桑兵《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史学会》[1]等文已有所讨论。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其整体发展的趋势与运作特点,作进一步的厘清与探讨。          一  高校史学会:从自发兴起到制度化建设  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学会兴起于戊戌维新时期。据研究,当时除大量讲求时事和启蒙宣传的政治性社团外,还包括了一些农艺、工商、舆算、理化、医学、法学等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学会。不过,单独的史学专业学会迄今尚未发现,其内涵只是在某些综合性学会中有所反映。如《上海强学会章程》为会员

3、研讨学问开列的科目中,便包括了中国史学、历代制度、万国史学等内容。[2]进入20世纪后,随着现代学术独立分科意识的加强和“新史学”思潮的涌动,史学类专业学会开始零星出现。1905年初由邓实等人在上海发起成立的“国学保存会”,其性质便与此颇为接近。尽管“国学”或“国粹”,按照现代学术的分类标准,内涵十分庞杂,但国学保存会的宗旨,无疑集中在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总结发扬方面,[3]其活动——从古籍二  地方学会与全国总会  随着高校史学会的蓬勃兴起,一些地方也开始酝酿成立此类学会。首先关注此事的,便是一批从高校史学系

4、或史地系毕业走上社会的专业人员。其中,较早形成这类自觉意识的当推柳诒徵、陈训慈、张其昀、向达等人。陈训慈在1921年就撰文指出,“组织史学会殊不容缓”,它对推动史学发展、开展中国文化的系统研究、有计划地保存和扩充史料,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并建议史学会“可由各大学史学教授及专门史家联合发起,再征集博学同志,筹集经费,建筑会所,然后逐渐扩充。而同时国人亦可自由别组,务使吾国学术研究之精神并驾西国,携手共进,作远大之企图”。[13]1925年3月,东南大学发生学潮,柳诒徵因对事态不满辞职,于6月携缪凤林、景昌极、郭

5、斌和等离开南京,赴沈阳东北大学任教。而此时该校史地学会的骨干也多已毕业离校,遂使其一时失去主心骨而趋于涣散。为继续发扬南高史地学会的精神,张其昀、向达等乃于1926年初组织“中国史地学会”,共推柳诒徵为总干事,并在同年底出版了会刊《史学与地学》。“中国史地学会”的会员虽散居各地,如向达、张其昀在上海,陈训慈在浙江,柳诒徵在北京女子大学任教,缪凤林等远在东北,但仍得以通过学会长久保持了学术上的相互联系。他们的活动圈子和特重发扬传统史学优长的治学倾向,实际上正可以看作是南高史地学会的继续。1927年夏,柳诒徵重回南

6、京,其弟子范希曾、向达、缪凤林、陈训慈、郑鹤声、张其昀等也相继调至南京。旧雨重逢,更激起他们为中国现代史学发展共创事业的宏愿,遂于1929年初倡议建立了“南京中国史学会”,同时发行会刊《史学杂志》。在《发刊辞》中,柳诒徵称:“往偕诸生倡《史地学报》,嗣又倡《史学与地学》,皆骈列史地,犹昆弟孪生者然。去年张子其昀倡《地学杂志》于大学,今年缪(凤林)、范(希曾)、陈(训慈)、郑(鹤声)诸子又与张子倡《史学杂志》,盖孪生之子自毁齿而象勺,虽同几席而专其简策之通轨也。”[14]对原中国史地学会随着学科自身发展而分为中国

7、地学会和南京中国史学会的缘委作了说明。这个史学会,从其成员构成和活动区域看,显属地方性史学会。  与此同时,北平也出现了一些地方史学会的筹建活动。影响较大的有1932年10月成立的北平史学会。据报道:该会由各大学史学系教授及学生发起,成立当天,到会者达百余人,颇极一时之盛。会议由谭其骧任主席,朱士嘉为记录,议决以谢兴尧、谭其骧、丁迪豪为文书股干事,柴德赓、陈均、张德昌、戴邦伟为事务股干事,吴晗、朱士嘉、邓嗣禹、李树新为出版股干事。并拟聘陈寅恪、陈受颐、陈垣、顾颉刚、邓之诚、陶希圣、洪业、胡适等18人组成编辑委员

8、会,定于次年元旦出版会刊。[15]不过,这本会刊并未如期出版,倒是文书股干事丁迪豪以国立师范大学研究院历史科学研究会的名义,1933年1月主编出版了一份《历史科学》杂志。在同年3月底出版的1卷2期中,该会又改名北平历史科学研究会,公开打出了另一个地方性史学会的旗号。从杂志看,研究会的主要成员除丁迪豪外,尚有郭昭文、萧桑等人。其主导思想,则明显地倾向唯物史观。他们认为,当时史学界存在三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