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抗挫能力教育

学生抗挫能力教育

ID:24826356

大小:10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6

学生抗挫能力教育_第1页
学生抗挫能力教育_第2页
学生抗挫能力教育_第3页
资源描述:

《学生抗挫能力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生抗挫能力教育  一、学生抗挫能力的涵义  抗挫能力又称耐挫力,是指人们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即个体在遭遇挫折时,不仅有使自己的行为、心理不致失常的能力,而且有承受挫折并采取积极行动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提高其抗挫能力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顺应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抗挫能力在现代竞争社会中的作用是不容我们忽视的。  二、学生受挫后的表现  1、嫉妒敌视。很多的学生在遭受挫折后往往会对他人表现出嫉妒敌视的情绪,这种情绪一旦失控还可能产生攻击行为。比如有些学生受到老师的批评后,对老

2、师公然顶撞,甚至是出言不逊,侮辱老师,不仅如此有时还会大打出手,拳脚相加。  2、焦虑不安。他们在面对挫折的时候,常常表现为内心焦虑烦躁不安,情绪上则是忧虑、紊乱、焦急,生理上也可能出现昏厥、冒冷汗、心悸、面色苍白,甚至是全身发冷、发抖、麻木等反应。有的学生在考试失利后,内心容易产生焦躁、烦乱的情绪,甚至可能出现考试恐惧症。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还会影响其日常生活和正常学习。3  3、菲薄自卑。学生在遇到挫折后不能面对现实,正视挫折,在挫折面前选择的是避而远之而不是积极的面对、勇敢的去战胜挫折。对生活

3、以及学习都丧失了热情与激情,甚至丧失了对未来的信心。例如,有的学生在生活中一碰钉子,或者所追求的目标、理想一时不能实现时,便心灰意冷,消极颓废;还有的学生在工作、学习刚开始时热情很高,但对困难估计不足,结果一遇挫折便褪下阵来。  三、培养学生抗挫能力的路径  1、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教育对孩子的一生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增加挫折教育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尽量创造机会让孩子处于困境,家长在这时对孩子进行恰当的指导与鼓励,帮助孩子从小树立起坚忍不拔的品质与顽强的意志,帮助孩子在

4、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为抗挫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学校教育。学校应将挫折教育贯穿于课堂内外。在我们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培养抗挫能力教育与课堂教育教学相关知识、活动结合起来,采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对待磨难与挫折。例如,在理科教学中,恰当的布置难题让学生去解,在解题的过程中养成面对难题独立思考,不怕困难,勇于钻研的良好解题习惯。在课堂外,学校应尽可能多的创造出受挫的情境,提供学生亲身感受体验挫折的机会,自觉摸索如何应对挫折,探索解决困难的途径,积累与挫折相较量的经验与教

5、训,培养提高挫折应对的能力。如:组织体育比赛、智力竞赛、家务劳动竞赛、军训等多项实践活动来磨砺学生的意志,增强其抗挫能力。  3、加强社会教育。通过社会途径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提高学生抗挫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社会中的相关组织和部门应当发挥自身的力量积极举办如:夏令营、城乡交换生这样的活动,创造条件使学生遭遇磨难,让学生在逆境中培养自身的抗挫能力。3  4、加强自我教育。内因是事物的内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依据,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内因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速度以及外因作用效果的大小

6、。学生正是处于一个特殊阶段――“心里断乳期”,这个独特的阶段就决定了他们喜欢空想,容易脱离实际,看问题比较片面狭隘,做事情不够理性比较冲动,缺乏全方位的考虑。[7]这些在“心里断乳期”表现出的特征都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挫折。所以,我们教育者尤其要注重对学生心理感受的关注。当学生遇到挫折与困难时,教育工作者要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挫折归因,强化内心的自我调节能力,针对这些原因进行不同的调节,做到对症下药,将挫折对学生的打击减少到最小的程度,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被无数先辈们的事例所证明的一

7、条真理。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失败受挫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然而面对挫折,不同的选择则会对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勇敢者来说,失败受挫是激发他们前进的动力,他们能从失败受挫中找出其原因,并对症下药,总结受挫的教训并且积累受挫的经验,避免再次遭遇同样的挫折,并不断走向成功。但是对于懦弱者来说,失败受挫便会让他们一蹶不振,消极面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时候,要注重帮助学生对以往受挫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并分析其受挫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出相应的应对方法。相信

8、学生对其所受挫折进行分析和总结以后,便能够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顺畅更轻松,最终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作者单位:重庆市黔江区白土乡中心小学校重庆】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