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824164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摘要: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快速更新,企业对非电类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拓展和完善非电类专业大学生电类课程的知识体系、实践技能,才能适应企业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本文从四个方面对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模块化教学与实践方法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电工学;模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6-03-04 1.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简介和模块建设依托的专业基础 所谓模块化,指的是“一
2、个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组合而成的主题式教学单元”,模块化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及考核内容的透明度,提高整个教学过程的灵活度,教学内容应做到主题鲜明,目标明确,选材灵活,形式多样。 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是工科高等院校非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程,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课程之一。本课程使学生在了解我国电工技术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获得电工和电子技术必需的知识理论、技术技能,也可为后续电类课程学习和从事相关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4课程模块化教学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由
3、于属于非电类专业,学生缺乏前期的学习基础;②电类实践的机会较少,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容易脱节;③不注重激发与引导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升电学技能;④严重缺乏电类知识的自学能力。 2.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内容建设 按照学科内容属性可将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模块分为基础知识模块和基本技能模块。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内容确立原则:研究专业培养目标对本课程的需求,将如何调整教学内容纳入整个课程体系的改革中,要有一种服务整个后续电类课程的理念;依据非电类专业各关联专业课程的需要,确定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模块
4、的培养体系与培养主题。 3.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教学方法的运用 (1)“面向大学生服务”的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是提升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模块化教学质量、促进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模块化教学方法发展的重要一步。这里提出面向整个大学阶段的教育服务思想,要求教师不仅为了这门课程的学习,还要帮助学生解决后续课程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即提供一种全程化教育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由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知识型教育转变为以培养能力为主的素质型教育。 (2)课程考核质量评价方法多样化。建立并完善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4
5、课程模块考核评价方法是本课程教学管理的重要部分。考核方式力求多样化,引入成绩影响因子,如上课笔记、实验、课堂讨论、创新实践等。 (3)教学管理的强化。首先,要加强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的教学质量控制,尤其要进行实践能力培养质量的控制;其次,不断进行师资力量的培训,包括教学新手段、新技术和新技能培训;最后,提倡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质量评价方式。 (4)虚拟教学实验手段的引入。电学仿真软件具有投入少、效果好、方便实用的特点,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很有帮助。 (5)大力倡导学生自学与互学活动。当今,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不具备自学
6、能力的学生很容易被淘汰或者失去前进的动力,因此,提倡学生自学与互学的教学活动同样显得非常有意义。 4.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建设规划 (1)积极根据学校的教育理念与定位,充分体现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模块教学课程体系,自主选择其教学模块,设计好课程的培养方案。 (2)教材、课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讲课内容等,应全方位地体现课程模块教学的要求。 (3)以实践性和创新性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及创新的能力。 (4)提供一种全程的教学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甚至将来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本文
7、从四个方面探讨了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4课程模块化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应与时俱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强.浅谈机电一体化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J].职业时空,2014,(4). [2]倪峰峰.模块教学法在电工电子技术专业中的应用[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