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805222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美国文学的活力元素——清教主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美国文学的活力元素——清教主义美国文学的活力元素清教主义摘要:清教思想对美国社会的各个层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学扎根于生活,作家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因此,清教主义也不可避免地对美国文学造成了冲击。在我们研究美国文学时,清教主义思想是不容忽视的。作为美国人的.L.传统思想之一,它是美国作家接受教育的一部分,它对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价值观念、乐观主义情绪以及写作技巧上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本文试通过对美国一些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的分析,论述清教思想对美国文学的特殊影响,以便更深入全面地了解清教思想对美国的影响。 关键词:清教主义;殖民时期;美国文学;矛盾题材;象征意义;乐观主义 作为美国文明
2、与文化的主要源头,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化与文学的影响持久而深刻。正如佩里米勒所说:如果我们不理解清教,可以说就不能理解美国。美国清教主义虽然来自英国,但在北美这块特殊的地域,其内容形式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国民精神的铸造方面来说,其影响远远超过了英国清教。从文学的角度考虑,清教主义既是一种社会力量,影响作品本身的生产,又是一种伦理规范,制约着社会与作家的道德生产,同时,清教主义也是一种情感的力量,塑造着美国独特的文学精神清教思想在殖民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主要有两方面的代表:一方面女诗人安妮布雷兹特里特(AnneBradstreet)的诗歌和神学家乔纳森爱德华兹(JonathanEdi
3、ddot;富兰克林的《自传》(TheAutobiography)则体现了清教传统中务实以奉上帝的思想。 爱德华兹在作品《自述》(PersonalNarrative)中说:我常因默想神和神的荣美以及主耶稣基督的良善,而感到甘甜和喜乐。我觉得神是荣耀可爱的神有至高的权柄,神白白地赐人恩典人绝对地需要依靠圣灵的运行,这对我是荣耀的,也是使我大有喜乐的。我最乐意到神的面前,敬拜他为至高的神,祈求他大施怜悯。他的作品目的在于唤醒人们的原罪意识,承认上帝无所不在,顺从上帝,追求精神上与上帝融为一体,从而获得内心的喜悦和满足。同爱德华兹相比,富兰克林则同时受到了清教思想和启蒙运动的影响,他在《自传》中罗
4、列的勤劳、俭朴、节制等13条美德大多是清教主义所宣扬的信条。富兰克林更关注现实世界,通过自我奋斗,白手起家,创造财富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富兰克林代表的美国人的形象是美国梦的集中体现。他的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北美人民觉醒,追求繁荣幸福生活的时代风貌。 十九世纪初期弥漫欧洲大陆的浪漫主义文学开始影响美国。它所提倡的注重精神、崇尚个人、歌颂自然的一系列思想同北美的清教思想结合起来,便产生了超验主义(Transcendentalism),代表了美国浪漫主义的最高阶段。拉尔夫爱默生的《论自然》(Nature)和亨利梭罗(HenryThoreau)的《华尔腾》(Walden,orLifeint
5、heWoods)是超验主义的代表作。受到爱德华兹的影响,他们在作品中强调人的精神的重要性,人因能体现上帝的存在而神圣,同时热情讴歌大自然。梭罗为了实践自己的超验主义思想,在华尔腾湖畔度过了二年多的野外生活,歌颂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批判开始在美国盛行的拜金主义和物质主义,认为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找寻生命的真正价值。 美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的作品有着浓郁的宗教色彩。他生活在宗教气氛浓厚的新英格兰地区,深受加尔文教宗教神秘主义观点的影响。清教徒主义教导说,所有的人都是完全堕落,需要不断的自我检查。由于清教自身的复杂状况,霍桑对清教的态度也是复杂的。他的代表作《红字》,深刻地体
6、现了他对清教的认同与彷徨:一方面对人性恶与救赎之路进行深入挖掘;一方面又对清教的严酷极端予以批评和揭露。这部小说自始至终充满了晦暗、神秘的意象。这种神秘、晦暗的意象可以双重解读:一方面,这体现了霍桑深受清教思想和超验主义哲学影响的矛盾思想;另一方面,这也反映了霍桑的创作倾向与写作特色。 综上所述,清教主义从三个方面影响着美国文学:对作家选题的影响、写作手法的影响和表现意义的影响。 1.矛盾的选题 清教徒认为,上帝拥有绝对权力,可以拯救人类,人类可以得到上帝的青睐,他们的信念即职业性的成功来自于他们对上帝的信仰。按他们的看法,艰苦工作是唯一能够得到上帝原谅的方式。追求财富神圣的欲望敦促他
7、们不断地利用边境,雄心勃勃地征服自然和开发他们的callings。在美国清教主义主张节俭,在某种程度上,促.L].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2]杜凤兰.美国文学中的思想史清教思想[J].社会科学论坛,2007(1)。 [3]康宁.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2期。 [4]李安斌.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求索,2006年第6期。 [5]王振宇.浅议清教主义对美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