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786834
大小:7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儿童再发性腹痛62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儿童再发性腹痛62例临床分析李哲(沈阳市儿童医院辽宁沈阳110032}【摘要】目的:通过对62例再发性腹痛患儿的病情分析,加强对该类疾病的了解,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今年上半年再发性腹痛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62例患者中功能性15例(24.2%),器质性47例(75.8%)。器质性RAP中肠系膜淋巴结炎21例,HP感染15例,慢性阑尾炎6例,输尿管结石3例,胰腺炎1例,过敏性紫癜1例。结论:小儿再发性腹痛多为器质性疾病所致。其中肠系膜淋巴结炎为主要原因,HP感染其次。功能性再发性腹痛多为心理因素、功能紊
2、乱等原因。【关键词】儿童再发性腹痛器质性功能性【中图分类号】R7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4-0117-01在儿科门诊,反复腹痛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是儿童真实的主观感受。反复发作,经久不治而给家长带来很大的困扰。同时因其发病原因较多,症状不典型而成为临床诊治难题。Apley最早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将此病命名为再发性腹痛(RAP):即发生在3岁或3岁以上儿童,每月均有发作,至少发作3个月以上的反复样发作性腹痛。严重时可影响正常的活动,间歇期表现正常。为提高诊治水平,现将我院2013年上半
3、年门诊62例RAP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木组62例RAP患者,其中男24例,女38例;年龄3〜6岁24例,7〜14岁38例;病程3月〜1年30例,1年〜2年32例。1.2临床表现:以反复性的腹痛为主,每次发作1〜2个小时,可自行缓解。其中脐周痛40例,上腹痛5例,右下腹痛8例,左下腹3例,无固定位置6例。同时不同程度的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1.3辅助检查:62例均进行了血、尿、便常规,腹部彩超检查。通过进一步询问病史有31例进行了HP检查(13碳尿素呼吸试验),钡餐4例,心电图17例。2结果其中功能性
4、15例(24.2%),器质性47例(75.8%)。器质性RAP中肠系膜淋巴结炎21例,HP感染15例,慢性阑尾炎6例,输尿管结石3例,胰腺炎1例,过敏性紫癜1例。3治疗3.1功能性RAP的治疗:详细询问发病时的表现,耐心解释,了解患儿的家庭及学W情况,鼓励患儿正常的参加活动与学为解除顾虑,医生可适当的做出保证。定期的进行随访,了解病情的变化。病情较重的可服用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3.2器质性RAP的治疗:3.2.1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对应的药物进行治疗。3.2.2局部治疗:腹部的热疗,药物贴敷以及治疗仪使用都可以得到较好
5、的疗效。3.2.3饮食习惯:食物的品种与饮食习惯的改善在临床观察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例如增加纤维素的摄取,减少脂类食物的食入等等。4讨论儿童再发性腹痛最常见的症状是脐周疼痛,诱因不明确,同吋可以伴随冇恶心、呕吐、腹泻等临床表现。此类患者其直系亲属中也会有类似病史[1]RAP可以在学龄前期出现,集中发病在8〜12岁,在5岁之前,15岁之后发病率明显下降。近年来随着对该疾病的深入研究,根据发病原因不同将其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种。功能性RAP:功能性RAP的发病原因是多种多样的,0前认为有以下几种[2,3,4]:①心理因素:RAP患者冇特殊
6、的心理学表现,如紧张、压抑、渴望保护和追求完美等,与父母离异和家庭不和睦的生活环境奋关。②内脏感觉高敏学说:Galler等认为,Rap患儿痛域值较正常儿低,对疼痛刺激敏感性高。③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报道RAP患儿做冷水试验,瞳孔对植物神经刺激反应与正常人不同;White报告,吸入乙酰胆碱实验,可见其支气管平滑肌反砬增强。④胃肠动力功能失调:在精神紧张时兴奋胃肠道平滑肌,使胃排空时间延长;小肠大肠推进型蠕动减弱;肛门括约肌张力增高,排便受阻;以上情况均可引起腹痛。器质性RAP:常见的原因是肠道慢性炎症、寄生虫、便秘、消化道溃疡、泌尿系结
7、石、慢性阑尾炎、胃食管反流、肠易激惹综合征、胆道疾病、HP感染、再发性胰腺炎等。临床上患者多以非典型性的腹痛为主诉就诊,在发病早期患儿的表现与功能性的RAP不易区分,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其病因逐渐显现。这就需要我们能够了解该疾病的特点,做到既不会漏诊,也不要做一些不必要的检査。首先要了解腹痛发作是否存在诱因,以及发作的吋间、频率、有无伴随症状、家庭及心理状况、位置是否固定、是否影响生长发育等。结合血、尿、便的常规检查以及腹部的超声检査,基本可以做出初步的诊断。参考文献[1]MichaudL,LamblinMD,MairesseS,et
8、al.Outcomeoffunctionalconstipationinchildhood:a10-yearfollow-upstudy.Clinpediatr(Phila),2009,48:26-31.[2]Peral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