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723889
大小:10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关于物理题的错解原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物理题的错解原因分析 摘要:初中生在物理解题时,经常在某些易错的问题上出现错误。下面对一些初中物理易错题进行分析,剖析错解原因并纠正错误。 关键词:物理解题;错解原因;分析;纠正方法 初中生在解题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解题错误。通过归类,可以将初中生出现错解的主要原因分为以下四类:知识因素、心理因素、能力因素、经验因素。 一、知识因素 初中生由于知识因素出现错解是很常见的。知识因素包括知识缺漏、偏差、知识模糊等。 1.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 B.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
2、量越少 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错解:选A或C或D 错解原因:对内能、热量、温度等概念认识不清、概念混淆或者生活中的前概念造成错解。 选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学生由于不清楚内能的内涵,所以误认为物体温度为0℃,就不存在内能。4 选C: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能量的多少,是物体发生热传递时才出现的。学生由于不清楚热量的概念,不知道只有在热传递时才说传递了多少热量,混淆了热量与温度的概念。根据公式Q=cm[Δ]t,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比热容、质量、温度变化量有关。只知道物体温度低,不知道温度变化量,无法判
3、断它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多少。并且受生活中的前概念影响,生活中经常把温度高说成热,温度低说成冷,所以学生容易凭直觉认为温度低,所含热量少。 选D:对内能的认识不清,不知道物体内能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质量等因素有关。 正解:选B 二、心理因素 学生有时由于思维定势、情绪紧张、前概念产生负迁移、审题不认真等心理因素造成错解。 2.把2kg水从20℃开始加热,使其升高了80℃,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J。 错解:5.04×105J 错解原因:审题不清、思维定势或者对题目不理解造成错解。学生由于审题不清,将升高了看成升高到。表面上是看错题目,实际上更实质的原
4、因是由于思维定势,觉得题目中的每个条件都要用上,有初温这个条件,另一个条件就是末温,再算出温度的变化量。还有小部分学生是由于理解能力较差,不理解升高了与升高到的区别。 正解:6.72×105J。由于[Δ]t=80℃,Q=cm[Δ4]t,可得吸收的热量为6.72×105J。 三、能力因素 能力因素包括分析理解、思维障碍化归能力弱等,即学生由于能力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出现错解。 3.平直公路上的甲、乙两辆汽车,在相同牵引力作用下匀速行驶,如果在相同牵引力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则甲与乙() A.牵引力做功之比为2∶3B.牵引力做功之比为3∶2 C.牵引
5、力的功率之比为1∶1D.汽车所受的阻力之比为3∶2 错解:选D 错解原因: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能力较弱导致错解。这类比例题,错误率一般都不低。主要原因是在题目已知条件较多,又有一些隐蔽条件的情况下,已知一个比例,这时由于题目较复杂,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就会束手无策,并且可能会产生畏难心理以及思维障碍,导致做错题目。也有一小部分同学是公式记忆错误。 正解:选B。首先,抓住关键字匀速行驶,就分析出合外力为0,阻力等于牵引力,于是排除D。接着,根据公式W=FS,相同牵引力,则路程之比就是牵引力做功之比3∶2。再根据功率计算公式,已知时间相同,则功率之比等于
6、牵引力做功之比3∶2。 四、经验因素 初中物理的难度其实不大,但有时候需要联系生活实际,需要学生知道一些生活常识。学生如果缺乏生活经验或常识,就容易做错这类题。 4.某种燃料燃烧放出1.8×107J的热量,被质量为5kg、初温为304°C的水全部吸收,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温会升高多少? 错解:[Δ]t=Q/cm=1.8×107J/4.2×103J/(kg?℃)×5kg=85.7℃ 错解原因:学生忽视了生活常识: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这个客观实际。学生受思维定势影响,根据公式,将吸收的热量除以比热容与质量,得出升高的温度。由于审题不认真,没
7、有利用题目给出的一个隐含条件:初温30℃。将温度的变化量加上初温就会发现末温大于100℃,而这是不可能的。 正解:[Δ]t=Q/cm=1.8×107J/4.2×103J/(kg?℃)×5kg=85.7℃ 由于水的沸点是100℃,初温为30℃,那么,[Δ]t=100℃-30℃=70℃ 答:水温升高70℃。 总之,学生和教师都应该从错题中发现原因、总结规律。一方面,教师应该充分发挥错题在教学中的作用,应未雨绸缪,强化一些易错的问题,深化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另一方面,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也应该积极完善知识体系,提高心理素质以及理解分析等能力,并将物理与生活紧密
8、联系起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