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714738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人们把教师喻为"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各科教师都应当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本科学习过程中,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既教会学生今后生活及学习中必须的数学知识,又要点拨其心灵,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样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意义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他们容易接受高尚品德的影响,也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
2、。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那些丑恶的思想也像瘟疫一样无孔不入,如果不加强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增强其识别能力,那么他们的未来是很危险的。另一方面,在学生阶段也是锻炼学生意志品质的良好时期,在教学中如果经常地给予其关怀、帮助、鼓励,及正确方向的引导,学生就可能会从挫折、失败中振奋起精神,克服困难,更加刻苦地学习,反之,就会因困难的积累而失去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勇气。由此可知,数学教学中注重德育工作,多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培养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数学教学中德育的地位及作用4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工作是学校德
3、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它丰富、完善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在《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教学目的明确提出了数学教学的德育内容,另一方面,我国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排在五育人之首,近年来在实施素质教育中也正重提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工作,由此可见,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数学教学中德育的体现 1、介绍数学史话,激发爱国热情。 我国有长达五千年漫长悠久的数学发展史,中华的数学家为人类的数学事业作出过令世界称颂的不朽的贡献。下面列举一些令中华儿
4、女自豪的部分优秀成果和取得桂冠的数学家们。现在我们习以为常的十进位制记数法,分数,小数和负数的使用都是数学史上极为重要的光辉成就,最先使用它们的就是我们中国。过去有学者认为印度是十进位制的发源地,从考古的资料证明它比我国要晚一千多年才知道这样的记数。公元600年,我国隋朝的科学家刘焯(554-610)首创了精密计算中极为有用的"等间距二次内插法"。727年,唐朝的科学家僧一行(原名张遂〈683-727〉)进一步创立了"不等间距二次内插公式"。他们之后几乎过了1000年,著名的数学家牛顿(英国)才重新找到了这一闪光的
5、公式。 以上这些例子充分表明,我国古代有着高度发达的数学,在源远流长的数学史上,古中华的数学家们所取得的大量杰出成果,将永远闪耀光芒,令炎黄子孙倍感自豪,并激励我们奋发进取,为中华的数学增光添彩。 2、学习光辉典范,勇攀科学高峰。4 被人们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四位数学家之一的欧拉(另三位为:阿基米德、牛顿、高斯),象一颗璀灿的明星,闪灼在人类科学的天空中。多少人惊叹他的睿智,钦佩他横溢的才华,羡慕他取得的累累硕果。但这一切都来自于他的终身勤奋。当今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中国数坛巨星--华罗庚。据不完全估计,数十
6、年间华罗庚共发表了152篇重要的数学论文,出版了9部数学专著,11本科学科普著作。古今中外无数数学家的奋斗历程印证了马克思的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3、根据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时机。 数学课与德育教育的结合,难在"有机"二字上。"有机"就是巧妙而不失时机。有时三言两语,犹如蜻蜓点水;有时深入浅出,犹如蛟龙入海。关键是和教学的内容紧密结合。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如有不当之处,请不吝斧正。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球冠的面积"一课中,我
7、是这样开头的:"同学们,你们了解卫星转播的知识吗?由于卫星对信号的接收与发射,我们可以看到地球的另一端甚至任何一个角落。可是,你们是否知道,我们国家早在70年代初就能够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人造地球卫星?而拥有这项技术的国家在全世界只有五个?!"这时学生兴趣盎然,自豪感溢于言表。我接着说:"现在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要想使地球表面的1/3区域内的人们接受到这颗卫星所发射的信号,卫星应升到离地面多高的地方?"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已经被激发起来了。我又接着说:"为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学习球冠的面积。" 4、从概念、定理、公式
8、等内容的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4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它的产生及发展,同其它事物一样严格遵循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如:从数学概念的产生及延伸、推广,从数、式、方程、函数的应用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等,可对学生进行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理论来源于实践,作用于实践等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从数、式的正与负、加与减等的转化教学中,可对学生进行矛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