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材图片 点亮灵动课堂

巧用教材图片 点亮灵动课堂

ID:24686503

大小:10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巧用教材图片 点亮灵动课堂_第1页
巧用教材图片 点亮灵动课堂_第2页
巧用教材图片 点亮灵动课堂_第3页
巧用教材图片 点亮灵动课堂_第4页
资源描述:

《巧用教材图片 点亮灵动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巧用教材图片点亮灵动课堂  在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提高图片利用率,不但能够帮助学生轻松学习新知,积极参与语言交际,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预测、思维和想象的能力。那么,教师如何依托教材图片,准确把握每个板块所提供的图片意图,从而生成有效的英语课堂呢?  一、观察图片,合理预测文本  1.鸣前奏  良好的开端就像美妙的音乐前奏一样,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缠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5AUnit4的E部分时,师生先谈论喜欢的动物,再转到喜欢做的事情,再呈现E部分图片交流。至此,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话匣子也被顺利打开。通过观察及合理预测图片内容,为进一步阅读文本奠定了基础。  

2、2.定主题  对于高年级的语篇教学,很多教师都习惯于问题交流模式。殊不知,教师无意间忽略了学生阅读文本插图能力的培养。请看这位老师在教学6AUnit5PartA时的片段。在教完background后抛出任务:WhatdidNancyandHelendoattheNationalDayholiday?从而指导学生自读文本;再呈现文中插图,让学生观察图片,鼓励其进行合理猜测;最后围绕这两个主题展开细致教学,肯定会水到渠成。  3.搭框架4  小学牛津教材从6A开始,每个新授单元都安排了专项听力板块。许多教师也尝试了各种教学方法,学生的听力能力却得不到提高。在教学6B第5单元D部分时,我觉得

3、这样做最明智。师生先交流常熟的四季气候;然后设疑,利用MaLi的照片,引出广州的气候;再解疑,让学生仔细观察D部分的四幅图,同桌讨论后交流。这些都是学生观察图片后所得的合理猜测,正好为今天的听力教学搭建了一个稳固的框架。有了这个框架,录音材料的难度明显降低了,学生听的兴趣反而高了。  二、交流图片,巩固重点句型  1.基础性训练  要让学生牢固掌握每个单元的重点句型,扎实的训练是必须的。常用的方法是利用C部分图片或创设较真实的情景进行交流。笔者认为,交流B部分图片也很有效。6AUnit5的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本单元重点是讨论节日名称、时间和人们在节日里的活动等。我们可以充分利用B部

4、分的9张图片,将重点句型综合成一个dialogue,开展巩固性训练。待到期末复习,学生再次看见这组图片时,脑海中肯定会清晰地回忆起这个熟悉的dialogue,重点句型由此被重新唤醒。  2.发散性训练  大家肯定对6BUnit1的C部分句型记忆犹新吧!没有图片提示,只有Who和Whose两个句子和蓝色方框里的一些形容词原级。如何巩固本单元句型常常成了伤脑筋的事情。许多教师利用学生身边物品如书包、文具等描述Whose句型,或利用学生之间的特征差别巩固Who句型。  3.对比性训练4  对比学习就是教给学生把知识按不同的特点进行归类,区别易混淆的概念、原理。对比记忆可以减轻学生记忆负担。例

5、如6AUnit7的D部分。师生通过听录音,了解Jim的圣诞节礼物分别来自谁,并完成填空。其实,细心的老师肯定会发现,这些图片和名字正隐含着Whois/are...from?It’s/They’refrom...的句型。那么,我们何不来一个对比性训练呢?首先,师生示范引出Whois/are  the...from?句型,同桌交流;然后教师呈现模仿C部分句型制作的图片,请学生交流Whose...isit/arethey?再次巩固已学知识;最后,请学生观察比较这两个句型的不同点,教师总结,并当堂完成笔头的对比性练习。通过对比性训练,大部分学生对这两个句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体会到Whose句

6、型是物品的归属――是谁的。而Who句型是询问物品的来源――来自谁。这样,当学生在完成笔头练习时,一定会将这两个句型区分得一清二楚!  三、拓展内涵,培养写话能力  1.迁移新知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自己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活动。”当学完6BUnit3  C部分的句型:Does××...than××?No,he/shedoesn’t.He/She...than××后,有的教师就犯难了,除了交流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外,再没有相关的图片供学生讨论了。此时,我们不妨将B部分图片作为突破口,先口头交流,再选择几幅你喜欢的写下来。利用图片资源将写的训练落

7、到实处,实现了新知的有效迁移。当然,教师的示范一定要到位。4  2.归纳全篇  我们先回忆一下6A第六、七单元的语篇教学,文章的最后都有一个连线题。教师一般的做法是请学生当堂连线并校对,仅此而已。让我们重新设计过程会如何呢?学完语篇之后,先当堂完成连线,接着鼓励学生观察图片交流,再请学生根据交流结果完成填空题:(人物)(做的事情)last(节日)。同样方法,第七单元的图片连线题也可以说一说,再写一写:Theisfor.It’sfrom.如此一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