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680548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谈初中体育教学情境的创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初中体育教学情境的创设 摘要:情境创设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教学目的,通过设置相关的故事情节、场地器材和情景,从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特点是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优势兴奋中心,集中注意力,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完成身体练习,同时陶冶情操。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情境创设方法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有一句名言: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能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只要给他提供适当的前提和学习条件。也就是说,任何知识都可以以合适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段的学生。体育教学大纲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学生与教师双方的积极性。教师应努力学习,认真备课
2、,不仅要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学生的学法,调动并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经过一年的实践与研究,笔者发现创设教学情境是达到教学目的的较好方法之一。不同的教学情境可以培养学生不同的意志品质,教师应根据不同的上课内容、场地器材、学生特点创设不同的体育游戏,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为达到教学目的,笔者创设了不同的教学情境。下面笔者结合多年课堂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一、运用形象的语言创设教学情境4 语言是创设情境的重要手段,运用语言法创设情境即通过讲故事、提问、设问、诱导等,把学生引入情境的方法,使用语言法使学生明确教学内容、方法与要求,迅速进入情境。在教学实践
3、中笔者发现,教师的一句形象化的语言提示,胜过让学生做多次机械模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队列练习时,教师首先主动向学生提问:“你们看过国庆60周年阅兵式吗?”并引导学生积极模仿解放军的形象雄赳赳、气昂昂,精神饱满地进行队列练习。又如教学跳远起跳技术时,把踏跳板比喻为“似烧烫”的铁板,使学生在极短时间内快速有力地完成起跳动作,把短跑起跑过程比喻为“弯弓搭箭”、“离弦之箭”,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体验到活动的乐趣,又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意犹未尽,余味无穷,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运用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抓住学生爱听
4、、爱看,爱讲童话故事,喜欢在故事情境中玩耍的特点,使他们身处生动活泼的情境中锻炼身体,学习动作,体验学习的快乐。例如:在进行“立定跳远”、“沙包投准”的教学时,可创设“小青蛙找妈妈”的情境。开始时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一只可爱的小青蛙,在找妈妈的途中遇到许多小动物,指导学生模仿它们做准备活动:模仿大雁飞(上肢运动)、小鸭子走路(下肢运动)、小猴看东西(头部运动)、小熊摘玉米(体转运动)、大象走路(腹背运动)、小白兔跳(跳跃运动),遇到小河,要踏石过河(专项准备),要过比较宽的河,进行立定跳远训练,看谁的学本领学得快;在稻田里要消灭害虫,于是它们拿起武器(沙包)消灭害
5、虫(投准)。最后,小青蛙终于找到妈妈,与妈妈一起跳起优美的舞蹈(放松活动)。 三、运用游戏创设教学情境4 游戏是一项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它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将障碍跑的教学过程设计成送“鸡毛信”的游戏。铺垫子作“草地”,把栏架当做“钢丝网”,用两条绳子摆成一条“小河”,用实心球作“地雷”;让学生进行爬、钻、跨、绕等动作的练习,最后将信送到“目的地”。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练习情绪十分高涨,学习效果得到极大强化。 四、运用场地、器材创设教学情境 体育场地、活动器械等都能以具体可感的形象作用于学
6、生感官,影响学生的生理、心理,进而感染学生情绪。但客观物质本身是没有生命和情感的,这就需要体育教师精心设计和创造,使体育场地、器材“活”起来。场地器材的布置是创设情境的重要方法。例如:在体育教学中,平整的场地,清晰美观的图案线条造型,新颖的器材,醒目的标志,以及特制的教具,一个新颖、美观、和谐的教学场景,定能给学生清新的情境和直观感觉,引发其好奇心,吸引其置身于情境之中,激发其运动的欲望。 体育教学中的“情景”是“人化”的,需要创造才能产生,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情景”中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创设情境的手段也丰富多彩。适
7、度运用能有效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学会运动技能的同时,体验到体育教学的独特乐趣,在乐中学,学中乐,变“让我学”为“我要学”,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宋美超.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探索,2005.5.4 [2]叶松.中学体育情景教学的特点与常用方法. [3]王殿林.协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 [4]中学体育情景教学二三例.中国学校体育,2008.1.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