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ID:14517140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9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_第1页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_第2页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_第3页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_第4页
资源描述: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摘要】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本文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创设好问题情境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提高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以期为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在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这是发展思维的关键一环,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途径.关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创设好问题情境,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创设趣味性问题情

2、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他们的思维就会保持在积极的探索状态之中;有了兴趣,他们会把学习作为自己内心的需要,而不是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在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新旧知识的冲突  例如,在“正弦和余弦”概念教学时,可设计如下问题情境:  ①在Rt△ABC中,已知斜边和一直角边,怎样求另一直角边?  ②在Rt△ABC中,已知∠A和斜边AB,怎样求∠A的对边BC?  问题①学生自然会想到勾股定理,而问题②利用勾股定理则无法解决,从而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怎样解决这类问题呢?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3、便会油然而生,产生学习兴趣.2.利用学生在生活中熟知的、常见的实际问题  例如,在教“统计初步”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  孙老师为了从甲、乙两名运动员中选取一人参加跳远比赛,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跳10次,成绩如下:(单位:米)  甲:3.73.83.63.83.63.53.94.03.73.4  乙:3.93.53.73.83.73.63.83.63.73.7  怎样比较两人的成绩高低?选谁参加比赛?孙老师经过科学的数据处理,选出一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他是怎样计算的呢?  学生此时思维活跃起来,对探求新知识兴趣盎然,师生很顺利地完成此节内容,同时也加深了学

4、生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认识.  3.利用数学小实验  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情境:  把课前剪好的△ABC,剪下∠A,∠B和∠C,并且拼在一起,观察它们组成什么角.  由此你能猜出什么结论?  在拼图中,你受到哪些启发?(指如何添加辅助线来证明)这样创设情境,使学生认识到∠A+∠B+∠C=180°,从而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有一个感性认识.通过拼角找出定理的证明方法,学生在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的实践中,培养了观察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在教学中,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可激励学生自己去探索

5、、去发现,亲历数学构建过程,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式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将内容呈现开放  问题呈现的背景,可以不局限于数学课本内容,可以涉及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内容,将学生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内容加以提炼,设计成开放性问题.  2.将设计方式开放  充分运用变式,对同一知识点,采用不同的角度、不同方式设计成问题.由于问题设计的角度新颖,方式丰富多彩,学生对问题就会饶有兴趣,就会有好奇心.  3.将解答途径开放  可以设计解答途径开放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并在后续交流中促进学生对问题解答的全面认识.  4.将问题结果开放  问题的答案也可以是开放的.

6、长期学习具有唯一、标准化答案的问题会禁锢学生的思想.而答案开放的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会有不同的答案,其关注的是问题的解决过程,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有利于创造潜能的开发.  三、创设发散性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曾有人对一个人的创造能力总结出一个公式来估计:创造能力=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这个公式表明创造能力是和发散思维能力成正比的.在教学中,创设一些发散性问题情境,极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1.联想性问题情境  凡能比较,能进行串、并联的可设置成联想问题,使学生从复杂的知识系统中寻找出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在联想中表露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例如,讲相似三角

7、形,可设置联想全等三角形,讲一元一次不等式可设置联想一元一次方程.  2.类比性问题情境  根据问题间存在的类似关系,设置类比性问题,可推断出另一问题也可能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属性.  例如,教整式的因式分解,可设置从整数的质因数分解类比去研究它;讲分式的定义和性质时,可设置与分数的定义和性质相类比.  3.猜想性问题情境  对某些问题的未知现象及其规律,由已知的原理和事实可作出一种假定性命题,便可设置为猜想性问题.  一个情境,一个窗口,教师悉心创设,学生心灵开启,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的主动探究,他们的大胆创新,都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