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

af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

ID:24677867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af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_第1页
af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_第2页
af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_第3页
af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_第4页
资源描述:

《af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AF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摘要】目的总结AF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经验。方法使用AF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34例。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术后伤椎高度和Cobb角均有满意的恢复。结论AF系统结构简单,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操作方便,固定坚固,疗效优良。  【关键词】脊椎骨折;AF内固定  胸腰段是脊椎损伤的好发部位,常伴有脊髓功能障碍。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主要目的是恢复胸腰段脊椎的正常序列和椎管容积,使受压脊髓得到充分减压,并提供可靠的固定。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已在临床广泛开展。20

2、00年1月~2005年1月,我院应用AF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34例,取得良好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本组34例,男24例,女10例。年龄20~57岁。致伤原因:坠落伤17例,车祸伤12例,压砸伤5例。骨折部位:T101例,T1214例,L111例,L26例,L32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8例,C级16例,D级6例,E级2例,全部采用AF内固定。受伤至手术时间2~9天。  1.2影像学检查全部病例均摄脊椎正侧位片,并测量术前术后后突角和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均行CT检查,以确定有无骨折

3、块突入椎管,脊髓受压程度,并清楚显示有无椎弓根、关节突、椎板、棘突等骨折,有无合并椎间盘破裂脱出等情况。  1.3手术方法均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患者俯卧位,以伤椎为中心取正中切口,依次显露棘突、椎板、小关节突及横突,在伤椎上下各一个椎体两侧钻入椎弓根螺钉,采用WEintEIn等定位法[1]定位。4个进钉孔确定后,置入克氏针C臂X线机透视,证实进钉位置正确,深度适中。分别扩孔,拧入4枚AF钉。依术前患者神经损伤情况,X线,CT扫描所显示的骨折类型、椎管狭窄程度、碎骨块移位状(上接第198页)态,进行选择性椎管减压。然后安装A

4、F系统的纵杆及横杆,最后植骨。  2结果  34例均获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恢复2级6例,1级24例,2例完全截瘫无恢复,2例E级无明显变化。Cobb角由术前平均30°矫正到术后的平均5°。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平均40%恢复到95%。  3讨论  3.1AF系统的优点AF系统能同时对脊柱前中后三柱结构进行复位固定,具有三维空间的可调性和稳定的特性,由于只固定伤椎上下各一个椎体,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脊柱运动功能。伤椎生理前凸的恢复,主要根据椎体高度丢失程度选用角度螺钉,螺钉U型

5、槽与螺棒结合,由螺母上下夹紧,螺钉前部呈扇型张开而恢复生理前凸。操作简单,调节方便,撑开及加压仅需旋转正反螺纹套即可,使手术操作简化,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后路内固定器械[2]。  3.2椎管减压造成脊髓损伤和受压的因素大多来自脊髓前方[3],包括骨折时向后膨隆的椎体后部,向后移位的伤椎上角碎骨块及椎间盘。在AF轴向撑开力的作用下,借助后纵韧带的伸展,使附着在椎体上的纤维环及其周围的组织牵引完成骨块的复位,并达到间接椎管内减压作用,但并不完全。直接切除椎板减压后,通过池氏特制脊柱花刀来使凸入椎管的椎体后缘骨折块复位,是进一步恢复

6、椎管容积的良好手段。骨折已使脊柱稳定性遭到破坏,手术会使脊柱稳定性进一步破坏,椎间或横突间植骨融合是保持脊柱稳定的一个有效方法。  3.3术后康复患者均卧床休息3周后开始在床上行腰背肌功能锻炼,2个月后可在支具固定下下床活动,若不行支具固定,则需卧床休息3个月方可下床活动,这样既可减少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又有利于植骨块的融合。  【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