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中的日本社会韧性是如何练成的

强震中的日本社会韧性是如何练成的

ID:24665031

大小:5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强震中的日本社会韧性是如何练成的_第1页
强震中的日本社会韧性是如何练成的_第2页
强震中的日本社会韧性是如何练成的_第3页
资源描述:

《强震中的日本社会韧性是如何练成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强震中的日本社会韧性是如何练成的日本“3?11”强震发生后,与大自然肆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如此重创袭击下,日本内部社会秩序却保持了极其稳定的状态,令外界印象深刻:市民上街避难主动让出主干路,楼道避难分华两旁让出中间通道,安静地排队候车或商场购物,教师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并关闭电源,公共电视台多种语言播放震情及自救方法,学校、公园等公共避难所迅速搭建简易厕所等设施,这些场景呈现出的,是一幅全景式的高效、专业应对地震和次生灾害的公共秩序场面。教育培养秩序口本平民面对巨灾的秩序感和镇定气质,实际上就是一种整个社会面

2、对灾害的韧性表达。这种韧性的普遍养成,当然可以从国民性格中去寻找解释。比如,生死无常的人生观的浸透,比如,视风雅为清冷之物的美学,都会对国民的行为习性起到鼓励和规制作用。但是,社会秩序观的形成,从来不只是哲学的结果。哲学更多地影响个人行为,而社会秩序的形成则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意识协同,和协同后的行动范例。巨灾面前,对于自身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恐慌足以让自利性代替共利性,足以打破日常的协同习惯,从而损害平常秩序。强震中的日本社会仍能保持良性秩序,展现社会韧性,固然有国民性的因素,而更主要是持之以恒的,通过教育、防灾

3、培训和社区建设而推进的非物质化的社会建设的结果。立法完善救灾机制尽管日本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其对危机教育的高度重视,但是,仍然要付出惨重代价。1995年阪祌大地震时,政府救助的不力、居民区道路规划不利于救援、木制房屋抗震能力差等问题,造成了巨大的杀伤。在此之后,日本的民间灾害组织普遍发育生长,居民区规划更加合理,经过三次修改的《建筑基准法》强行规定各类建筑的抗震基准提高到最高的8级水准,使用期限须超过100年。救灾机制细化到灾后10小时、100小时、1000小时,根据人们不同的心理情况制订不同的行动程序。在不断

4、完善的救灾机制中,社区和市民的作用得到了超过政府作用的重视。发挥民间力量救灾曰本“3?11”强震后,外界更多看到的是市民的行为而似乎少见政府行为,奇怪谁在组织领导,原因即在于:通过社区和市民组织的发育,已足可担当凝聚社会基层内核、组织基层市民的作用,政府可在更宏观层面上配置调度资源,合理指挥救灾。实际上,一场巨灾所导致的灾难,不仅在于生命的逝去和财产的流失,还在于精神的创伤、个体的无助和反常行为的出现等等,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过程,也不仅是经济和慈善资源倾斜的过程,在这些宏观重构之外,还有大量的微观重构。更多的

5、时候,微观秩序决定着内部社会的秩序是否稳定。单纯依靠政府完成对所有层面的、情况复杂的建设,不仅难承其荷,也做不到资源最好配置。日本的经验已经证明,大力培育社区和市民组织从事微观管理,是一个高效办法。市民参与管理可以带来的另一个正面发散是,在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主导下,人们常常会展现出人性最光辉的一面。“3?11”强震是大自然带来的又一次重大人类灾难,共同应对灾难是我们的共同主题。应对灾难既包括人道主义的传递,也包括对于灾害应对机制的深入思考和完善。这种思考和完善,本身就是优化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摘自《广

6、州日报》2011.3.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