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的组织原则

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的组织原则

ID:24659642

大小:5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5

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的组织原则_第1页
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的组织原则_第2页
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的组织原则_第3页
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的组织原则_第4页
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的组织原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的组织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的组织原则徐明(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25)摘要: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脱胎于师范类专业,是高等教育由精英式到大众化、高校扩招、上规模的产物。随着高等教育质量改革的深化,各种卓有成效的改革方案也在不断地被推出,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在教学计划、课程设计、授学过程考核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目前这一方面的工作还在继续,一些举措及其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关键词:非师范专业;教学计划;过程学习;质量评价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1002-4107(2015)0

2、8-0021-02收稿日期:2015-01-25简介:徐明(1964—),男,黑龙江依安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资本论》研究。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2012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师院校非师范类专业课程设置原则及专业课程考试制度改革的模式构建”(JG2012010358)一、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教学计划的特点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程和实践环节五部分构成。钟启泉认为如果“组织的课程旨在达到业已明确规定了的目标,或者是要赋予各个学习领域

3、中所使用的独特概念与方法的经验的话,那么,学校中彼此的孤立的学科设置就是一个问题了。使知识渐次走向更广泛的综合化,才是合乎理想的”[1]。也就是说,只有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才是保障。(一)公共必修课重在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公共必修课包括史学类、国际形势分析、思想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体育及军事类等课程。师范类院校非师范专业课程时数一般都确定在700学时左右。这一部分课程内容偏重于对学生的信仰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符合国家民族需要的正确的世界观。(二)专业必修课注重理论的基础性专业必修课是学科专业的系列主体课程,师范类院

4、校非师范专业和一般综合性大学的同类专业大同小异,没有本质区别。这些系列课程由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构成,且自成体系。基础理论为专业入门课程,内容包含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方法。在整个专业必修课程中,确定有10门左右的核心(学位课程)课。这部分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本专业较为系统、扎实、宽厚的专业基础。课程时数一般都确定在1300学时左右。(三)专业选修课偏重于专业知识的拓展性专业选修课为本专业的系列选修课,内容都是和专业相关的,属于专业知识拓展性的课程,一般区分为院选和系选两个层次。对这部分课程,学生可以根据

5、自己的兴趣自由的选修,但要求修读学分至少30学分。课程时数一般都确定在550学时左右。(四)公共选修课既注重趣味性也注重实用性公共必修课分为自然科学、(国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艺术、运动技能类等四个系列,由全校各专业教师提供课程资源,要求学生至少选修10学分。不同于综合性大学的是,有别于综合性大学的是,师范类院校针对非师范类专业的学生推出了一些师范类专业的课程资源供非师范专业学生选修。诸如汉语言普通话课程、心理学和教育学课程等,这不仅为非师范类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也为这些学生有意向通过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奠定

6、了基础。为非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就业选择增加了教师职业的选项。课程时数一般都确定在180学时左右。(五)实践教学侧重学生的表述能力培养师范类院校的实践教学主要就是在中小学课堂上的教育实践,非师范类专业则体现在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公共必修课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上。不同于综合性大学的是,非师范类院校以未来职业教师培养为目标,师范类学生是主体,整个校园课堂也都充满了浓浓的说课、备课、讲课的气息,这在感官上对非师范类学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师范类院校中,一些师范类专业的学生也往往比较注重语言表述的逻辑能力培养。“所谓人

7、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式样和运行方式,它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规范性”[2]。二、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的组织原则课程设置组织原则要体现三个层面的内容即:知识的关联度、层次性、融合性。(一)课程知识的关联度知识的关联度要注重把各种课程资源内在的和外在的知识点按不同的主线衔接,从而使其达到一种自然贯穿的科学体系,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时间顺序的规范中总是处在一个知识体系中,各知识点也能够总是会互相支撑帮助

8、学生理解新的知识。在整个学制时间里后续课程会有各种程度的先修课程知识点的复现,先修课程为后修课程的基础。不同学期的课程总会有规律地提请学生用先修的知识来对新知识进行消化。诸如经济学类别中,理论课程必须依靠相关的应用课程来对其进行验证。而应用课程又必须能够实现理论课程所要表述的结论。(二)课程内容的层次性在学制四年(五年学制的专业如医学不在本研究范围之内)的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