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件“逆向思维追问探索”教学模式初探

复件“逆向思维追问探索”教学模式初探

ID:24630157

大小:70.1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复件“逆向思维追问探索”教学模式初探_第1页
复件“逆向思维追问探索”教学模式初探_第2页
复件“逆向思维追问探索”教学模式初探_第3页
资源描述:

《复件“逆向思维追问探索”教学模式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逆向思维、追问探索”教学模式初探静海第一中学郑志勇有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中国的孩子画苹果,是由老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标准的苹果,规定出先画左后画右,这边涂红,那边涂绿。日本的孩子画苹果,由老师擎着一个苹果,孩子们观赏后作画。美国的孩子作画,老师提来一筐苹果,任孩子们拿一个自己画。这个故事说明:美国的教育重个性,日本的教育重体验,中国的教育重规范。还有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中国和日本同样考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甲午战争是公元哪一年爆发的?签订了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日本: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

2、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称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八年抗战)。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近因和远因在哪里?如果是日本赢了,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问题上?分析之。联系现实,反思故事:中国在计算机、汽车、手机、漫画等科技文化行业鲜有世界经典,不能不让我们痛心疾首的说,中国的教育教学改革缺乏一些灵魂性的东西。。那中国教育教学改革的灵魂是什么?笔者有幸参加了今年的高考阅卷工作,其中第20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问文章第一段可不可删去,答“可以删去”的

3、寥寥无几,而答出“可以删去”的好多也是“不得已而蒙之”,由此可见,我们的学生思维定势倾向严重,中国的学生受高考影响,唯答案是从,思维求同以至于趋于模式化,不敢求异,不敢质疑,更不敢批判,学生不敢质疑老师,老师不敢质疑教材。而纵观那些高级人才却个个是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的高手。从司马光砸缸到牛顿的苹果再到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由此我认为,教育教学改革必须面向学生的思维,尤其是逆向思维等创新思维。对于课堂教学,一堂课的高效并不在于我们教会了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一堂课学生有哪些创造性的思维;而对于

4、老师,最难的不是教会学生解决问题,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我提出并实践了“逆向思维、追问探索”的教学模式。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逆向思维可以轻松破解难题、使问题简单化、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并由此而产生“原子弹爆炸”般的威力,创造奇迹。小到“乌鸦喝水”、“司马光砸缸”,大到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都是典型的逆向思维的典型。而要习得逆向思维,首先要从追问探索做起,我们要善于问为什么,更要善于连续的问为什么,也就是打

5、破沙锅问到底。反思我们的课堂,我们都在急功近利的求取成绩,而往往忽略了知识乃至教学的哲学思考,使得我们的教学失去了源头活水。教育学的源头是思维的哲学,“逆向思维、追问探索”的教学模式旨在激发学生思维潜力,使教学回归哲学本位。具体到操作层面,我提出了“重兴趣轻答案、多思辨少定论、专思考博体验”的教学原则。一、重兴趣轻答案。语文教学本就没有标准答案,文学讲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因此我在教学中,首先是从兴趣出发,让学生大胆质疑课本结论,勇敢的说出自己的不喜欢,或者不同意,然后寻找论据,自圆其说。例如,我们由“

6、杜甫很忙”现象入手,请学生大胆质疑杜甫、李白,让不喜欢杜甫、李白的学生谈看法找根据,有学生就找到了历史上质疑杜甫李白的文章。当然,我们的教学决不能歪曲圣贤,我们只不过是从错误的角度将学生引到正确来,目的是不“塞”给学生知识,而是让学生“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热爱生活,而教师在神圣的光环下,常常以权威自居,从而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把学习变成了任务,我们把学生教的不爱读书了,那是教师最大的悲哀。我们让学生自由的质疑的目的就是呵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敢于挑战权威的意识,这才是新世纪人才的

7、先决条件。二、多思辨少定论。俗话说,理不辨不明。尤其在阅读、写作教学中,只有在对立的看法中才能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我在课堂上常常做“头脑风暴式”的训练:一位同学读书时偶尔发现了前人这样一句名言:“涉深水者得蛟龙,涉浅水者得鱼虾。”他很欣赏这句话,便把它讲给他的好朋友。而他的朋友却不以为然,随口说道:“涉浅水者尚有鱼虾可食,涉深水者喂蛟龙也。”两个人于是争论起来。我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几十个角度,做写作论辩。学生真是体验到了头脑风暴,真正感受到了论辩的力量、智慧的洗礼。哲学上讲“矛盾”,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体

8、味“对立统一”的哲理,只有熟悉了矛盾才能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青年学生在即将成人时期,最爱偏激,而只有通过学习强化“一分为二”的思想,才能使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减少校园极端案件的发生,在成才的道路上才能“接地气”,践行科学发展观,有大胸怀、真作为。三、专思考博体验。美国给小学三年级学生留“论文”,题目是《筷子》。学生们纷纷上网、去图书馆查资料,写出来的“论文”也像模像样。关键不在论文质量,而在于探索的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