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实践探索.doc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实践探索.doc

ID:55690951

大小:4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25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实践探索.doc_第1页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实践探索.doc_第2页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实践探索.doc_第3页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实践探索.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实践探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实践探索由于对立统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一种对立统一的形式,相应地就有一种逆向思维的角度,所以利用逆向思维的普遍存在性,在生物教学中可以充分挖掘教材内涵,以问题驱动的方式不断大胆尝试、实践探索,向“能力立意”的方向迈进。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关键在于找准对立面,找准差异性,才能把握关键点,突破要点,击穿原理,做到理解“为什么必须这样做,为什么不能那样做”,从而顺利地解决实际问题。一、正反互用,击穿原理1.“正话反说”:“雌蕊的柱头接受花粉后,胚珠内形成了幼嫩的种子,合成了大量的生长素,使子房发育为果实”。利用上述资料,如何引出无

2、子果实的培育呢?我认为“正话反说”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设计,也就是将肯定句变形为否定句的方法,即“雌蕊未成功授粉,胚珠内无发育着的种子,就不能合成大量的生长素,子房就不能发育成果实”,通过比较发现有无生长素是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关键,“水到渠成”地引出只提供生长索就可培育出无子果实的实践应用02.“反话正说”:即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反向的、否定的,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正面、肯定的一面叙述出来,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性,显现问题的本质,透彻地理解具体的原理。如,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和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的功能,对于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其中的原因,在学生知道缺乏胰岛素时,葡

3、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将会发生障碍,组织细胞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将会发生障碍这一命题的情况下,教师将“缺乏”改为“正常。激励学生说出若胰岛素含量正常时的情况,可将“障碍”解除。由此可见,无论正话反说还是反话正说,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之间都是相辅相成的,密切相关的,二者的密切配合是为了说明知识的来龙去脉。二、转换角度,“反弹琵琶”有的命题,直接从正向分析、判断有难度或不能挖掘出内涵,若转换角度,反过来想一想,则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气如,天空育种时不能搭载干种子,为什么?解决这一问题时可“反弹琵琶”,启发学生思考萌发的种子与干种子有什么区别?处于有丝:分裂的细胞易于发生

4、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创造新品种,引出干种子内无基因突变,因而不能作为诱变育种材料。三、因果反转,逆向推理因果反转,指在理解原有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将原因和结果倒置、互换,在新的问题情境下引发新的设想、新的思想,为解决问题“另辟蹊径二如,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既然能够以DNA为模板来合成RNA,那么能不能以RNA为模板来合成DNA呢?于是,按照这一逆向思维的方法,科学家在艾滋病毒中发现了逆转录酶,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这一发现不但推进了中心法则的发展,而且为人们人工合成目的基因开辟了新途径。这说明反向

5、思维是摆脱常规思维羁绊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四、逆推顺写,巧解实验在实验设计题型中,一般由实验过程得出实验结果,再结合实验原理来推出结论,这是正向思维。但有些实验题型的结论往往容易判断,而结果和过程的判断比较困难,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在思考分析中先采用逆向思维,即由结论逆推结果和过程,再按正向思维顺序写出具体要求,也就是“逆推顺写”的办法。如,探究一粒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实验思路是首先解决样本过小的矛盾,以这粒豌豆萌发的植株为父本扩大样本,然后和双隐形绿色皱粒个体测交,再由假设的基因型逆向推理性状类型及比例,出现4种“若……,则……”情况。最后,遵循

6、先结果后结论的原则写出性状类型及比例和相应的基因型。五、举出反证,快速判断在生物教学中,为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设计了大量的选择和辨析题型,最有效的方法是反向证明,举出特殊的具体实例查明因思维定势而形成的误区,从而准确快速判断。如,在两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子代四种性状的比例为1:1:L1,能否判断亲本为测交呢?逆向推理过程如下:1:1:1:1—两种情况:(1:1:1:1)或(1:1)(1:1)—亲本(AaBbXaabb)或(AaXaa)(BbXbb)一得出测交或杂交,否定只能进行测交的判断。六、辩证分析,全面认识生物学中许多知识点都存在着辩证的观

7、点,如相对.性、对立统一性、适应性、多样性与特异性等,它们无一例外的都蕴含着事物逆向思维的素材。如,在解决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三者所含的酶的种类是否相同的问题时,大家有相同的感受,判断不相同很容易,但解释原因比较困难,举例说明不可取。此时,我们不妨采用以下思路:在已知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三者功能各不同的情况下,应用结构决定功能,二者相适应的辩证观点,逆向推理出三者结构不同,推理出化学组成肯定不同,得出酶的种类不同的结论。实际教学中,由于问题的正向和逆向同时存在,为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在教师的精心预设下,可有效地建立“同桌

8、学习共同体"的长效机制,在他们扮演的正反角色中,通过生生之间“你一言,他一语”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