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理论·价值美丽江苏的发展逻辑

历史·理论·价值美丽江苏的发展逻辑

ID:24604217

大小:7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5

历史·理论·价值美丽江苏的发展逻辑_第1页
历史·理论·价值美丽江苏的发展逻辑_第2页
历史·理论·价值美丽江苏的发展逻辑_第3页
历史·理论·价值美丽江苏的发展逻辑_第4页
历史·理论·价值美丽江苏的发展逻辑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理论·价值美丽江苏的发展逻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理论•价值:美丽江苏的发展逻辑王国莲淮阴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要:“美丽江苏”是省委省政府棊于江苏省情和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根据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出和确定的新时期建设新江苏的行动纲领和发展战略,具有深刻的发展逻辑。从历史逻辑上看,美丽江苏只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充分的历史根据和清晰的历史传承;从理论逻辑上看,美丽江苏具有直接的理论来源、鲜明的理论创新和系统的理论体系;从价值逻辑上看,美丽江苏体现科学价值立场、文明价值标准、人民价值旨归。关键词:美丽江苏;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价值逻辑;作者简

2、介:王国莲(1965-),女,山西临猗人,淮阴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棊本原理和社会发展理论。基金:江苏哲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化解环境群体性事件‘多输’困局的制度逑设研究”(13SHD017)江苏省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地以新江苏定位引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确保如期全面建成,而II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建成•-个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现“强富美高”要求、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然而,“蓝藻频发”不是美丽江苏,“土壤污染”不是全面小康,“四面霾伏”更不是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可以说,对江苏而言,建成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

3、,生态环境既是突出短板,更是难点和痛点。“美丽江苏”就是江苏省委省政府基于江苏省情和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根据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出和确定的新时期建设新江苏的行动纲领和发展战略。纵览现有文献,大多停留在一般性、描述性层面,运用理性思维对这一重大命题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系统化阐释和理论化表述,显得滞后而薄弱。为此,笔者尝试性从发展逻辑角度,遵循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对其蕴含的独特而深刻的历史、理论和价值逻辑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推进研宂的深化和深入。一、美丽江苏的历史逻辑马克思

4、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m“历史逻辑”着重回答美丽江苏是怎么來的,属于该命题的过程论。揭示美丽江苏的历史逻辑,应具体从历史渊源即美丽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昭示立论基础的合理性、从历史根据即江苏生态问题的深刻研判中昭示现实选择的必然性、从历史传承即江苏发展战略的优化升级中昭示当代演进的规律性。(一)历史渊源:美丽江苏作为美丽中国战略的有机组成,昭示立论基础的合理性从立论基础层面,我们知道,建设“美丽中国”是一盘全国统筹谋划、

5、协调治理的大“棋”。江苏作为东部沿海省份,是美丽中国战略的有机组成,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中之重,同时也需义不容辞打造美丽中国的江苏高地。习近平总书记长期高度关注江苏生态文明建设,且将生态环境问题摆放在屮国现实语境和政治最高议程中进行考量。2013年3月8日,习近平同志来到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江苏代表团在与代表交谈时指出,“深呼吸这个最基本的需求,倒成了现在老百姓最幸福的追求,很值得我们深思”m,殷切希望江苏“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率先、排头、先行的内涵中,把生态作为一个标准”m。2014年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勾画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

6、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美好蓝阁,“环境美”作为其中的重要目标,既是总书记高度清醒的一以贯之的生态自觉意识的体现,也是总书记赋予江苏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为江苏自觉探索生态文明的率先之路增添了强大动力。省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将“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作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六个更加”之一,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小康的重要标杆。因此,美丽江苏命题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既是美丽中国的有机组成,也是对习总书记江苏要做“生态标杆”、要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殷殷期望的生动实践。(二)历史根据:美丽江苏作为江苏生态问题的深刻研判,昭示现实选择的必然性

7、从现实问题层面,江苏以全国1.1%的国土面积、5.8%的人门,创造了10.2%的经济总量。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江苏在发展中面临的种种不利因素,尤其是资源环境问题成为江苏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江苏生态问题具有早、特、重三个方面特点。首先,江苏是鱼米之乡,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但由于江苏工业化、城镇化起步早,特别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乡镇企业在苏南遍地开花,其后果之一是在全国较早遇到发达国家两百余年工业化进程屮相继出现的,呈现明显结构性、复合型、压缩性特点的生态环境问题。其次,与众多其他杏域不同,江苏有着“人口密度大、开发强度大、经济体量大、人

8、均环境容量小、单位面积污染负荷高”的特殊省情,随着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资源环境问题愈发成为制约江苏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再次,江苏经济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