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论思维障碍的突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思维障碍的突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浅论思维障碍的突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浅论思维障碍的突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浅论思维障碍的突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浅论思维障碍的突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浅论思维障碍的突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浅论思维障碍的突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浅论思维障碍的突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浅论思维障碍的突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浅论思维障碍的突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浅论思维障碍的突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浅论思维障碍的突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浅论思维障碍的突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浅论思维障碍的突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浅论思维障碍的突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浅论思维障碍的突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SCI-TECHINFORMATI
2、ONDEVEEOPMEN~&ECONOMY2007年第l7卷第6期文章编号:1005—6033(2007)06—0250—03收稿日期:2006—09—27浅论思维障碍的突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周公良,李培湘(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四川南充,637002)摘要:介绍了创新思维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了创新思维活动中出现的主要思维障碍及克服途径,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关键词:创新思维;创新教育;思维障碍中图分类号:G305文献标识码:A2006年1月9日,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做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由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讲话.讲话中
3、强调: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精神,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努力营造鼓励科技人员创新,支持科技人员实现创新的有利条件.创造就是创新,创造性作为民族自立之本,人类最有活力的行为,科学研究的第一要义和生命线,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灵魂的作用.民族的昌盛,社会的发展在于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在于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1创新思维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创新思维就是打破常规,独辟蹊径,使思维的结果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世界上的每一项发明创
4、造都凝聚着人类的聪明智慧和汗水,都是人们勇于创新思维的结晶.江泽民同志曾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我们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产生的基础是知识的密集和人才的密集及以之为基础的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知识之所以变成生产力,是通过人创造知识并将其活化或转变来实现的.因而,知识经济主要的载体.要组织丰富多彩的班会,开展多种形式的班级活动.(4)~JD强大学生公寓建设.使学生组织分布在大学生公寓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大的优势,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学生公寓里.3.4求真务实全面开创新局面第一,大力加强队伍建设,为大
5、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3支队伍: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的老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这3支队伍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职责,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工作.第二,要努力营造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良好社会环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各级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和整个社会联产生的渊源在于智能,在于人才,在于创新思维.一个民族要奋起,振兴
6、,不能没有创造性思维.2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出现的主要思维障碍及克服途径知识经济时代,最需要的是大量具有综合素质的创造性人才,而创造性人才最需要的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然而,创造性思维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因为创造性思维涉及人们的认识经验和认识水平,又与人们长期形成的认识风格,工作作风有关系.同时,人们的心理品格和态度也会对创造性思维产生影响.因此,创造性人才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就可能出现思维障碍,特别是各种心理障碍.如何来认识这些思维障碍并加以克服,对于创造性人才来说显得十分重要.2.1权威性思维障碍及其克服途径人们常常对学识,能力比自己强的人产生尊敬和崇拜,因为这些权威在自己的专业
7、领域中往往很有建树,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能使我们事半功倍,但过分相信权威将极大地阻碍我们的创新思维,就会使我们缺少“自我思索,冲破权威,勇于创新”的意识和勇气.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说:”尽管我们仰慕牛顿的大名,但我并不因此非得认为他是百无一失的……”系沟通的机制,大家都来关心大学生的成长,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32fl-~,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共同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参考文献[1]胡锦涛.在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N].人民日报,1998—06--20(1).[2]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