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591855
大小:8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5
《滔滔黄河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滔滔黄河》教学设计遵义市第二十中学陈世容一、教学内容分析《滔滔黄河》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4课时的教学内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了解黄河的有关知识,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需具备的基础知识。本节课与前面所学的地形、气候等知识联系紧密,为中国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由于学生在前面中国的地形、气候的学习中已了解地形及气候对河流的影响,并且对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或多或少已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节课对教材的处理方面,学生已知的内容就无需重复讲解。而对于学生不熟悉或不了解的内容,教师应当提供资料,引
2、导学生发现问题、合作学习,最后达到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为目的,要使每一位学生不论成绩好坏,通过积极动脑,或多或少都能说出些自己的看法与建议。三、设计思想本堂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的水文特征以及对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根据课标的要求,本堂课一是了解黄河各河段的特征,二是了解黄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应突出对“黄河之害”和“治理对策”的把握,让学生领会治理黄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微课堂和传统课堂相结合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容量较大,教学方式太单一的话学生容易疲倦,且为了让学生能根据资料提高分析、归纳的能力,我将黄河的概况、黄河上游和中游的特征录成了微课视频,一是能让学生直
3、观的认识黄河,二是让学生能根据视频归纳知识。另外,对于黄河下游的特征和治理,内容相对复杂些,因此这部分没有采用微课的方法2、加入地理实验在地理教学中,很多地理知识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本堂课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我用塑料瓶模拟了一个河流的河道,并用细沙和水模拟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后进入华北平原泥沙的变化,这样即能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也具有趣味性,增强教材的实践性和探索性。3.充分利用图文资料除了充分利用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黄河流域水系图等外,我还画了一幅黄河干流示意图,用于教室中,将黄河的概况、特征等知识点归纳后直接展示在这幅图上,让学生学会使用地图!主要采取的教
4、学方法有: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图示法等。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黄河的概况及了解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理解黄河各河段产生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2.过程与方法根据微课视频及书本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黄河治理的案例,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黄河的概况(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流经的省区、地形区)。难点:黄河
5、各河段的特征以及黄河的治理和开发。六、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流程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2015年9月3日大阅兵现场演唱的歌曲《保卫黄河》,使学生感受到黄河悠久的历史。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增加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教授新课黄河的概况(过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黄河(板书题目),(老师扮演导游,学生扮演游客,先将学生分好小组)播放微课视频——《黄河的概况》,要求学生观看视频,并根据教材55页第一段完成导学案第一个活动。依次找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地形区和省区,各小组充分讨论后,派代表上台交流,并填绘在板图上。观看微课视频,直观简洁,小组讨论并上台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
6、及参与意识。学习成果的展示,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兴趣盎然。黄河的特征及治理(上游)(过渡)现在请游客们和我一起从黄河的上游看看,上游都有哪些特征呢?(并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教师再播放微课视频《黄河上游的特征》,学生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55页最后一段完成导学案中第二题——归纳黄河上游的特征。(老师将学生们的回答归纳后板书在地图上)。用相同的学习方法完成第二个微课视频里的任务,用已学的学习策略熟练掌握知识。课件展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河流流经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河段,河流的流量会减少?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扩大知识视野,丰富课本知识,强化思想教育。黄河的
7、特征及治理(中游)(过渡)黄河流经内蒙古高原后又进入到了黄土高原,也就是黄河的中游,那这一段黄河又有哪些特征呢?播放微课视频《黄河中游的特征》,并根据56页第二段总结黄河的特征,学生总结归纳完成导学案,老师将总结的特征填绘在地图上。从黄河上游和中游河水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黄河在进入黄土高原后泥沙急剧上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又能提出哪些解决措施呢?(小组讨论交流)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黄河的特征及治理(下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