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特“字探源

古代汉语”特“字探源

ID:24582567

大小:7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古代汉语”特“字探源_第1页
古代汉语”特“字探源_第2页
古代汉语”特“字探源_第3页
古代汉语”特“字探源_第4页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特“字探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代汉语“特”字探源[内容提要]“特”造字之初是用作名词的,有“公牛”、“三岁兽”、“配偶”、“杰出的人才”等多种意义,后来“特”被当作形容词和副词来使用。与此同时,除丫祭祀,“特”很少被用作名词。“特”用作形容词意思是“独特的,特别的”,用作副词意思是“单单”、“只”、“特别”。本文考察了从《诗经》到清朝各个朝代部分正史文献中出现的“特”字,意在研宄“特”字的意义及词性的演变及其原因。[关键词]特;名词;形容词;副词“特”字在古代汉语中常用作形容词和副词,用作形容词意思是独特的,突出的,特别的;用作副词意思有三个,一是单单、单一、单独地

2、,一是只、仅、但,一是特别、非常、最。但是在造字之初,“特”字被当作名词使用的,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特”字不仅在意思上发生了变化,而且词性也发生了了变化,本文旨在研宄“特”字的意义及其词性的演变及其原因。一、“待”的意义(一)用作名词“特”,古写作“”。牛部,朴特,牛父也。从特声,徒得切。(《说文解字》)当用作名词时,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1.公牛①“瞻彼阪田,有菀其持。”(《诗经•小雅•正月》)高亨注:“持,公牛。”②“二十七年,伐南山大梓,丰大特。”(《史记•秦本纪》)2.三岁兽①“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诗经•伐檀》)郑玄

3、注引汉郑司农曰:“一岁为縱,二岁为靶,三岁为特。”一说为四岁兽,《广雅•释兽》:“兽,四岁为待。”3.其它雄性牲畜①“凡马,特居四之一。”(《周礼•夏官•校人》)②“夏祭先牧,颁马攻特。”(《周礼•夏官*校人》)4.用于祭祀的牲畜①“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四礼。归,格于艺祖,用特。”(《尚书•尧典》)②“天子举以大牢,祀以会;诸侯举以特牛,祀以太牢;卿举以少牢,祀以特牛;大夫举以特牲,祀以少牢;士食鱼炙,祀以特牲;庶人食菜,祀以鱼。”(《国语•楚语下》)③“祭以特羊,殷以少牢,足以共祀,尽归其余邑。”(《左传•襄公二十二年》)④“其

4、实特豚,合升,去蹄。”(《战国•仪礼•士昏礼》)此义是“特”用作名词吋最常见的用法,在中国祭祀等级中,按照等级从高到低是:大牢、特牛、少牢、特牲(特牛)、特豕、特豚等等。牢牛,就是最好的肉牛,属于第一等肉畜,高于羊,特牛比羊低一个等级,豕豚位列特牛之后,豕豚一般是指民用牲畜。5.配偶①“髡彼两髦,实维我特。”(《诗经•鄘风*柏舟》)①“不思旧姻,求尔新特。”(《诗经•小雅•正月》)1.杰出的人才①“维此奄息,百夫之特。”(《诗经•鄘风•柏舟》)②“英英桂林伯,实维文武特。”(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二)③“身为百夫特,行足万人师。”(

5、南宋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2.单身的人“长孤幼,养老疾,收介特。”(《左传•昭公十四年》)杜预注:“介特,单身民也。”8人名“是故杀丕郑及七舆大夫:共华、贾华、叔坚、骓歒、缧虎、特宫、山祁,皆里、丕之党也。”(《国语•卷九•晋语三》)9.官名①“永光初迁领军将军,景和初加特进左光禄大夫。”(《全刘宋文》)②“普通中历仁威将军,临川内史,金紫光禄大夫,大通初加特进,四年卒,年七十四,谥曰质子。”(《全梁文》)持进为古代官位,属于“正一品加官”,是文臣中的最高阶官,相当于现今的国策顾问。(二)用作形容词1.独特的,突出的,特别的①“何其无

6、持操与?”(《庄子•内篇*齐物论第二》)②“无有苛特权于神者。”(《国语•卷十八•楚语下》)③“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礼记•儒行》)④“臣超区区,特蒙祌灵。”(《后汉书•班超传》)(三)用作副词1.单单,单一,单独地①“夫国岂特为车哉?”(《吕氏春秋•君守》)②“夫闕,重物也,其不善也岂特宫室哉!”(《吕氏春秋•拟顺论第五•分职》)③“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庄子•逍遥游》)④“鲍幼弱,在荷襁之屮,鲍何与识焉?官臣观辜特为之。”(《墨子•明鬼中》)⑤“司士摈: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王还揖门左,揖门右

7、。”(《周礼•夏礼•司士》)⑥“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人夫判县,士特县,辨其声。”(《周礼•春官•宗伯第三》)“县”通“悬”,“正乐县之位”是说悬挂“乐”的位置。郑玄云:“宫县,四面县。轩县,去其一面。判县,乂去一面。特县,乂去一面。”2.只,但,仅①“是故古者天子之立三公、诸候、卿之宰、乡长家君,非特富贵游佚而择之也。(《墨子•尚同下》)②“吾举兵而攻,破其军,并其地,则非犄四万二千金之利也。”(《管子•轻重乙第八十一》)③“故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荀子•非相》)①“然刻身寡恩,特以强服之耳。

8、”(《战国策•秦策一》)②“将以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史记•田敬仲完世家》)③“黄子久与王叔明、倪云林、吴仲圭具为有元一代名家,惟子久清真秀拔,烦简得中,不特为三公之冠,实可越房山、松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