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581607
大小:54.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养生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养生中的应用♦袁逸(国康中医养牛.技术研究院)“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源于《素问·四气调神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木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两千年来,作为重要的治未病思想原则,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对指导正确养生、治疗起着积极作用,浅析如下。1如何理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正确理解这一重要养生思想的内涵,必须要综观全文,前后文义汇通,不能撇开其所处的语言环境而独自臆测。为什么要养阳养阴?一是春夏阳光高照,气候炎热,天地之间阳气偏盛,人体腠理开泄,此时温
2、补阳气,同气相求则易补;秋冬气温下降,阴气偏盛,人体腠理闭塞,此时滋补阴精,则同样易补。二是春夏阳热亢盛,汗泄阳耗,加之人们贪饮纳凉,避热就寒,伤及中阳,里阳内虚,腹泻常见,则须温补阳气;秋冬天气严寒,人们避寒就温,过食烟酒辛辣,热盛伤阴,阴虚生内热,需清润养阴。所以根据“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木也”,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其义有二:一是四时之变,寒暑更胜,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生长属阳,收藏属阴,人们顺从四时阴阳之变,春夏养生养长之气以从其阳,秋冬养收养藏之气以从其阴,以供养人体所需要的阴精或阳气,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
3、的最佳生理状态。二是在“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句后“以从其根”一词,非常重要,切莫忽略。一是春夏养阳,使体内阳气充足,是为了秋冬之阴,不至于秋冬气候寒冷,体不抵寒;秋冬养阴,使体内阴精充足,是为了春夏之阳,不至于春夏气候炎热,体不抵热。二是春夏阳盛之时,食清淡凉润阴性之品,意在阴中求阳。秋冬阴盛之时,食性温平补之品,旨在阳中求阴,即“以从其根。”2“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养生中的应用人的起居养生必须顺应自然界变化规律,春夏养阳气,养生养长;秋冬养阴气,养收养藏。《灵枢·本神》云:“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吋而适寒暑。”《素问&mi
4、ddot;四气调神大论》云:“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并对春夏秋冬四吋养生保健做了详细的阐述。其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说明春夏阳气上升,万物蓬发,自然界一片生机,欣欣向荣,夏季万物茂盛华秀,人们应当晚睡早起,阔步于庭院,披散头发,宽缓形体,使神志愉悦,充满活力。对待事物,生长的
5、勿害它,给予的勿夺它,奖赏的勿罚它,夏季不要厌恶日长,切忌恚怒和郁闷,使自己的心情顺应万物的生长,使阳气宣泄,好像有所爱在外而不抑郁。不要滥用苦寒清热之品或冰镇食品,也不可久居空调房间。素体阳虚或湿寒之人,可食用生姜、辣椒等温热食品或温性水果,以振奋阳气。患哮喘、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及寒湿痹证,三伏贴敷膏药即冬病夏治,可以温补或振奋阳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又云:“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此谓
6、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说明秋冬之吋,阴气渐盛,万物渐至收敛闭藏,秋季秋风劲急,物色清明,肃杀将至,要志意安定,神气收敛,勿受外界干扰,早睡早起。冬季阴气盛极,万物潜伏闭藏,水冰地裂,要早睡晚起,使志意伏匿,好像有私意在胸中,又好像所求已得而不外露,避寒就暖,饮食不宜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要多食一些阴润之品,锻炼不宜过度,以微微汗出为宜,勿泄阳气,勿扰阴精,使阴精藏于内,阳气固于外,从其生命之根、从其自然变化之根,以保持身体健康。3
7、“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临床中的指导意义3.1顺其吋令用药根据四吋阴阳的升降,选用相应的阴阳升降药物,如春夏宜用辛散升浮之品;秋冬宜用酸苦沉降之品,可提高疗效。《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化不可代,吋不可违。”《本草纲目·四吋用药例》曰:“必先岁气,毋伐天和。”又曰:“升降浮沉则顺之,寒热温凉则逆之。故春月宜加辛温之药,薄荷、荆芥之类,以顺春升之气;夏月宜加辛热之药,香薷、生姜之类,以顺夏浮之气……秋月宜加酸温之药,芍药、乌梅之类,以顺秋降之气;冬月宜加苦寒之药,黄芩、知母之类,以顺冬沉之气,所谓顺吋气而养天和地。
8、”3.2依吋令调和阴阳根据时令季节气候变化,合理用药,合理饮食,可调整阴阳之盛衰。一是春夏宜寒凉,秋冬宜温热:是借药物、食物寒热温凉之性,以制约四吋体内阴阳之偏盛。春夏阳盛易伤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