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563750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1
《丁胺卡那霉素合理用药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丁胺卡那霉素合理用药临床分析舒新友珠海市红旗医院药剂科,广东珠海519090[摘要]目的分析丁胺卡那霉素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给予患者使用丁胺卡那霉素,最后分析此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结果给药后0.5h,丁胺卡那霉素血清药物浓度达峰值,保持逐渐降低趋势,血药浓度在0.5h最高,明显高于其它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VC、tl/2(h)、AUC等药代动力学指标略,CL则稍下降,变化幅度对比,差异无统
2、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UN、Cr、Cc、β2-MG等肾功能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痰菌均转阴性。结论在不同疾病类型患者临床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肾功能水平,提供最佳的丁胺卡那霉素方案。[.jyqkg/kg计算剂量,采取微量注射器抽取丁胺卡那霉素注射液、生理盐水10mL,按照计算滴速,给予患者经静脉快速滴注给药,时间为30min。每间隔24h给药1次,疗程一共8d。每次给药量在515.55~865.33mg之间,平均给
3、药量为(604.44±20.25)mg。疗程总剂量在3635.44~6036.44mg之间,疗程总剂量平均为(4645.66±173.55)mg。在有必要的情况下,给予患者使用其它抗生素。1.2.2人体药代动力学参数检测在首、末次给药完成后的0.5、0.4、8.0、24h分别经静脉穿刺取血1.5mL,送至临床药理实验室采取TDX药物浓度自动分析仪进行检测血清丁胺卡那霉素浓度,并采取药代动力学计算软件,分别对中央室分布容积(Vc)、药物半衰期(tl/2)、曲线下面积(AUC)、清除率(CL)等指标进行
4、计算。1.2.3肾功能检测在首次给药前和末次给药后的24h分别对尿标本和静脉血进行记录和采集,分析送检血肌配(Cr)、尿素氮(BUN)、尿日微球蛋白甲(β2-MG)、24h内生肌醉清除率(Cer)等。1.2.4临床观察在治疗前后,患者分别作痰细菌培养,并进行摄胸片,观察体温变化,对患者主观症状、肌力、听力等情况形成全方位观察。1.3统计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2结果2.1对比疗程始末血清丁胺卡那霉素浓度在给药后0.5h,丁
5、胺卡那霉素血清药物浓度达峰值,保持逐渐降低趋势,血药浓度在0.5h最高,明显高于其它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24h时浓度值均未超过1.40mg/L,同时点比较,疗程结束时各时点血药浓度水平较疗程开始时略有升高,每日剂量与药物浓度峰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2.2对比治疗前后人体药代动力学指标治疗后的VC、tl/2(h)、AUC等药代动力学指标略,CL则稍下降,变化幅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对比治疗前
6、后肾功能变化治疗前后的血BuN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UN、Cr、Cc、β2-MG等肾功能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2.4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在治疗后,患者咳嗽、咳痰、体温异常等症状基本消失。在治疗开始前痰中检出5例奈瑟氏球菌、2例肺炎克雷白杆菌、1例溶血性链球菌,治疗后痰菌均转阴性。X线摄片所示肺部炎症阴影完全吸收患者56例,大部分吸收患者4例。患者均无出现听力及肌力下降等药物中毒现象。3讨论在临床治疗中,大多都是将丁胺卡那霉素每
7、日剂量分次12h给药,在药间隔期内减少血药浓度,避免出现少药物毒性反应等。相关文献表明[2-4],丁胺卡那霉素对绿脓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显示出了比较显著的杀菌效果,其抗菌后效应与其血药浓度呈现正相关关系。在血药浓度峰值与致病菌MIC90的比值达到10的状态下,其疗效最显著[5]。氨基糖贰类抗生素与病菌接触后,在短时间内会产生高度耐药菌株,并会随着药物脱离接触时间的延长而降低[6]。在治疗开始前大剂量给药,同时使给药间隔时间延长,有利于致病菌的彻底清除,多数患者治疗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情况[7]。该
8、研究患者,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治疗后,治疗后痰菌均转阴性,临床治愈率比较高。目前,丁胺卡那霉素抗感染治疗的常用剂量为40mg/d[8],研究表明,在给药后血药浓度峰值以及AUC亦达到较高数值水平。但是,24h时的浓度值均未超过1.40mg/L,同时点比较,疗程结束时各时点血药浓度水平较疗程开始略有升高,每日剂量与药物浓度峰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临床中采取的给药方法对药物的体内代谢过程无明显干扰,导致体内药物蓄积。相关文献表明[9-1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