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工电子自主合作学习的再探索和再反思

中职电工电子自主合作学习的再探索和再反思

ID:24549731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中职电工电子自主合作学习的再探索和再反思_第1页
中职电工电子自主合作学习的再探索和再反思_第2页
中职电工电子自主合作学习的再探索和再反思_第3页
中职电工电子自主合作学习的再探索和再反思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职电工电子自主合作学习的再探索和再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职电工电子自主合作学习的再探索和再反思  摘要:自主合作学习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自主、合作、创新的思想。有利于师生间、同学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促进思维火花的迸发,同时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文章围绕中职、电工电子中的自主合作学习进行探索。  关键词:中职电工电子自主合作学习团队精神  陶行知先生提出:“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他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而自主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合作学习是创新的途径和形式,只有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才能达到创新教育。  国际著名教育

2、理论说明了自主合作学习的优势和必要性,这些理论包括认知理论、集体动力理论和主体教育理论等。  由于职教生来源广,学生能力良莠不齐。自主合作学习不仅有助于因材施教,而且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面向存在众多差异的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丰富和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真正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有助于增强小组成员间的信任感与责任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能力。4  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电工电子老师,我曾在电工教学中探索实现自主合作学习,并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在电子课上进行实践、反思。现总结如下。  一、在新授课上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如电工基础的开头一、两章很多

3、是初中学过的,学生有了一定基础(如周绍敏先生的《电工基础》第一章的大部分内容),但毕竟是职校生,学习能力的差别很大。所以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从而实现共同进步。  再如电子设计是利用Excel软件和电子知识设计PCB板的过程。有些技巧与电脑的操作技巧相通,所以有的同学学得轻松,而平时不大碰电脑的同学就学得吃力,而他们常因面子问题不愿问老师。所以此时最好的教学方式是自主合作学习,将动手能力强的和弱的结合成小组,既能提高学优生的积极性,又能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在实验操作课上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电工电子教学离不开实验,有些学生因初中学

4、校实验条件好,所以动手能力较强,而更多的学生一到实验室就紧张。所以最好的实验方案就是采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把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和动手能力弱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让会做实验的教不会做的,最终共同完成实验。这样既可以调动学优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协助学困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积极性。我在电工实验课和电子技能训练课上都进行了自主合作学习实践,结果发现效果很好,尤其是技能训练课。  通过一段时间的小组合作学习,大部分学生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尤其是主动性强的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强化,管理能力得到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得到提高。当然也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4  1.学生并未真正做到“合作

5、”,他们的合作仅仅停留在就老师给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或者在书上找寻答案层次上。而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不能使每个学生都善于思考和热爱思考,也没有真正理解知识,更别说自主建构知识体系了。  2.课堂纪律混乱,课堂教学效率低。自主合作学习打乱了座位方式,给了学生聊天的环境,部分学生便放纵起来,所以课堂秩序易混乱。结果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学习效果却很差。而在机房学习时因不能调整座位,学生为了互相指教只好离开座位,课堂秩序更混乱,效率更低。  3.加剧了两极分化。在自主合作学习中,由于受时间、空间和个体差异的限制,在交流过程中,学优生一般等不及其他学生发言,就先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还有

6、些时候学优生没耐心等待学困生慢慢思考,直接把结果告诉学困生。导致学困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只当“听众”,没有自己的思考过程。最终学优生学习能力不断增强,而学困生反而失去自我思考的过程。所以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反思这些现象,我认为主要原因如下:一是设计的问题不够好,选择的知识内容缺乏合作性。不是所有知识和所有内容都适合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所以需要挖掘其中合适的部分,同时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样才能使所有学生都跟上,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二是组织技能把握不够,对学生在活动中的实际参与情况监管不够,导致纪律松散。所以要想办法加强课堂纪律的监管,加大巡视

7、力度,督促到位,同时对纪律问题进行考核。三是考核机制设计有欠缺,只看答案是否正确,而不看所有学生的参与和掌握情况。4  对此我采取如下策略:一是将问题设计得更灵活且有梯度。不仅提问概念,而且提问对概念的理解,有时加些简单的习题。二是控制课堂纪律,采用的方法包括:(1)时间控制法,即在活动开始前就明确活动结束的时间,并规定先完成的先举手,先举手的有优先回答得分权。在一个班举手的小组达到四分之三及以上时停止活动。(2)在学生交流时,加大巡视力度,并在活动前申明“讲闲话的一经发现全组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