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方法

例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方法

ID:24545389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例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方法_第1页
例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方法_第2页
例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方法_第3页
例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例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例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方法初中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特点,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于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使其在德、智、体等方面和谐发展。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大胆尝试合理渗透德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肤浅的体会。一、品读优美篇章,切身感受正能量现代著名作家叶圣陶指出:若能引导学生在细读文本后获得全面、透彻的理解,则学生不仅能理解文字的含义,其思想感情一定会受到影响。可见,寓德育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2、,能使学生受益匪浅。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品读文质兼美的文章,从理解文章的内容到在情感上受到感染、思想上得到启迪。譬如,我在执教鲁迅的《藤野先生》一课时,就积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分析的基础上,逐步感受作者弃医从文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也让学生初步感知当时一个弱国国民深受歧视的心理,学生们义愤填膺,油然而生振兴中华的情感。再如,我在引导学生吟咏余光中的《乡愁》时,让学生品味“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等佳句,感受诗人那浓浓的思乡之情。而且海峡两岸人民对和平统一的渴盼,叩击着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的爱国情。类似文质兼美的文章具有强烈的

3、感染力,学生在品读过程中深受感染,渗透德育合理自然。二、结合学生实际,渗透人生观教育初中阶段是学生自我完善的黄金时期,但受生理、心理和阅历等方面的限制,他们鉴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其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雏形阶段,对此,语文教师应进行正确的引导。譬如,我在执教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课后,让学生结合教学目标写读后感,并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畅谈生命的真谛,许多学生被保尔把整个生命献给人类的解放事业的革命人生观所震撼,纷纷表示要以保尔为榜样,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发奋读书。三、灌输法制观念,树立法律意识在构建和谐社

4、会的今天,党和政府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方针。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整体,要求自觉遵守法律,这是做人的最基本要求。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巧妙结合相关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学法、知法、守法和护法。新教材中不少文本适合渗透法制教育,比如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节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启发学生明白用法的深远意义;在教学施耐庵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教师在肯定鲁提辖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的义举时,也要对鲁提辖的行为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假如主人公生活在当今的法制社会,那他是否可以“该出手就出手”呢?如果“出手”了,会产生什么后

5、果并承担什么责任?当学生的法制观念得以巩固后,其道德素质也会同步提高,从而获得潜移默化的效果。四、坚持因材施教,培养爱国情操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是学校德育乃至全民教育的永恒主题。初中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道德情操的熏陶,使爱国主义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教师尤其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务必根据文本中蕴含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引导,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6、譬如,我在执教歌德的《最后一课》时,引导学生首先体会小弗郎士在面对国家沦陷时,还能把自己的爱国热情体现在一丝不苟地学习袓国的语言文字上;其次,联系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日寇的铁蹄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八年的罪行,激起学生勿忘国耻的爱国情操;最后,请几个学生上讲台“演讲”如何勤奋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青春,从而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升华。五、挖掘教材资源,懂得知恩图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本不仅能让学生获得语文基础知识,而且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都蕴含着健康的思想教育内容。正如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

7、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因此,我们既要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习技能,又要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中所包含的丰富情感,懂得知恩图报。不管是父母之恩还是老师之恩,不管是自然之恩还是社会之恩,都是当代青少年必须感知的。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其自主独立性虽然逐渐形成,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往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有些学生对父母的苦口婆心感到厌烦,甚至和他们发生冲突,这不是危言耸听,确实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因此,让学生感悟父母之恩非常有必要。“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在执教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就着

8、重要求学生感悟作者笔下的“父亲”形象:遭遇双重灾祸,母亲不幸逝世,自己又丢了差使,生存危机加上丧母的悲痛,可谓雪上加霜,生活陷入了困境,但他仍然强忍悲痛宽慰儿子,特别是在车站送别时吃力地过铁道买橘子的片段,可见其爱子之情是多么强烈,伟大的父爱催人泪下。学生在鉴赏作品的无尽魅力的同时,自然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