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问题探讨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问题探讨

ID:24545046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问题探讨_第1页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问题探讨_第2页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问题探讨_第3页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问题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问题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问题探讨  摘要:小学教育是育人的奠基工程,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师要把德育教育作为小学数学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质,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爱国主义    一、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的策略  1.运用典型事例,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充分

2、运用典型事例,不断对学生进行为建设伟大祖国、振兴中华民族而勤奋学习的教育。利用数学史上的典型材料,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的重大贡献,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以高度智慧所创造的价值,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教学百分数时,出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我国的耕地占世界的5%”的数据,学生通过分析两个百分数的意义,认识到我国仅用世界5%的土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而且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进而进行国情教育,培养学生从小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  2.结合

3、课堂教学,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4  小学生有数学能力,却缺乏学习数学的信心,缺乏克服挫折的勇气。心理学认为,小学生的性格、个性品质尚未完全形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做到的是为人师表,用自己严格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去影响、感染学生,让学生找回自信。如讲课时,语言要清楚,推理要严密,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辅导要耐心等。其次要借助丰富的教学内容进行良好的思想品质教育。  3.联系生活实际,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小学数学教师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牢固树立“以人

4、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中学到知识,学会做人。  二、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的案例分析4  案例一:王老师是前年笔者带过的一名新教师,他的班上有个叫邓倩恒(化名)的学生,刚接到这个班的时候,王老师就发现她上课总是发呆,精神不集中。课后王老师多次与她谈心,但是她就是一声不响。多次尝试后,王老师就找到了她的家长了解了情况:由于她以

5、前总是成绩不好,测验考试总是在班的最后,经常受到同学的讽刺、挖苦,这严重伤害了她的自尊心,造成了她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产生厌师拒学的心理,流入后进生行列。彻底了解了她的情况后,要改变这个学生的学习,首要任务是改变她的心态,让她融入学习中,在同学的帮助下学到知识,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观察,王老师发现她在数学计算方面能力比较强,便经常让她在讲台上板演,每次发现她有一点点的进步都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她,使她得到同学的肯定。王老师还发动同学间互相帮助,多关心,少歧视,与家长达成共识少批评,

6、多鼓励,用爱去融化她冰冻的“心理防线”,让她深刻体会到身边人都是发自内心地对她友好,使她得到充分尊重和信任,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  案例二:王老师班有个学生胡杰浩(化名),平时家里对他管理放松,宠爱有加,使他自幼形成了任性、贪玩的习性。他学习不认真,总是不完成作业;与同学关系不好,经常与同学打架,欺负女同学,谁也不敢惹他;上课随意讲话,在班上造成了非常坏的影响。王老师了解到他的脾气后,不是马上批评,而是主动去家访,与其父母反映他在校的表现,要求家长积极配合教师做好孩子的工作。为

7、了使胡杰浩能深刻地认识其错误,也让同学们更好地明辨是与非,王老师决定在班上开个会专门讨论他的行为。王老师叫他不要发脾气,先听听同学们对他的看法,再看他们是不是说错了。会上,很多同学,包括平时怕他打的同学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胡杰浩平时的表现提出批评,同时还提出了中肯的希望。王老师也趁机会问他:“大家对你的批评是否说错了?你可以反驳,你有什么看法,就说出来吧。”这个学生听王老师这么一说,站起来十分诚恳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了同学对他的批评,还请求同学们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王老师深知他平时不做

8、作业,就利用这个机会让他当组长,负责收各科的作业本,一定要收齐才能交给老师。到交作业的时候,他把全组的作业交给了王老师。王老师看了看,发现作业本中有他的一本,就微笑地对他说:“做得好,继续努力!”4就因为老师的这句话,他以后的表现真的变了很多,同学、其他老师和他的父母都感觉到他进步了。  案例三:去年,王老师班里来了一个新同学王嘉华(化名)。来到新学校,还不大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他上课常常做小动作,打瞌睡,课后不按时完成作业,特别是上课睡觉的全班只有他一个。王老师控制自己的情绪,没有当众批评他,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