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543616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浅议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本文首先对课堂的有效性进行定义,即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中学地理课堂的有效性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地理课堂有效性的界定 新课程标准对地理教学有以下两方面的要求: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本文以这两个标准来衡量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中学地理教学课堂现状 1.课堂缺少有效的提问 笔者多次听课发现,就算是在公开课上,经常是教师充满激情
2、地提问,而很大一部分学生能够回答的答案为“是”或“不是”,这样的提问无法起到提问这个环节应有的引导和启发作用,也就是说地理课堂教学的提问是无效的。一堂课只有教师提问学生,而不允许学生提问教师,这与新课标要求的“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的精神相悖,因此这类提问也是无效的。 2.课堂教学设计与课程资源目标的挖掘力度不够4 (1)课堂教学中缺少好的案例。一个好的案例应具备真实性、时代性、针对性、趣味性和答案的多元性,而目前中学地理课堂中缺少这样的案例。教材中虽然也有典型的案例,但是对学
3、生而言尤其是农村学生而言往往缺少相应的背景知识认识案例,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材中的案例难以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开发乡土教材,而这方面正是我们做得不够的。(2)课堂教学中滥用案例。(3)课堂教学方法过于单一。(4)案例选择较为盲目,例如有些新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不强,硬用案例。 此外,户外的教学活动偏少,尤其是对乡土地理的调查研究更少,这对学生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不利的。而且作业的有效性较低,缺少调查研究这一类的作业。 三、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有效性的建议 我们选取了
4、备课、课堂提问、课堂作业等几个环节进行探索。 1.备课的有效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教师而言,要想上好课,必须要备好课,有效备课自然而然就成了有效上课的前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提高备课的有效性。4 (1)教师方面。备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备课效果与教师的期望值和信念有很大关系,教师要有较高的期望值和坚定的信念,这是备好课的前提。备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教师要广泛搜集资料,汲取最新的教学成果,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宝库,更新知识结构,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2)学生方面。备学情。一方
5、面要了解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地理知识水平、地理学习能力、地理学习风气等,以确定教学内容的难度、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要了解全班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扬长避短。(3)备教材。熟悉编写思想,弄清楚教材中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做到“心中有书”。这样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有整体的把握,才能知道“什么样的内容用什么样的方法教授”。(4)备教法。一方面要重视学生情感需求。教学设计要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激活学生思维。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尽量做到文本让学生自
6、己去解读,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提出,疑难让学生自己去讨论,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成果让学生自己去展示,结论让学生自己去获取。 2.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1)提问语言要有多样性。应该善于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提问,提问时疑问句的格式可以多样变化,如教师自问自答:为什么……呢?(停顿)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或者用与学生商讨的提问方式:能不能这样看呢?有时用语气暗示否定性答案,如:你们觉得他说的对吗?提问时善用各种形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2
7、)把握地理课堂提问的时机。我们认为最佳的提问时机有以下几个:学生的疑惑处,学生的思维转折处,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教学环节的关键处。(3)创设良好的教学围氛。主要做法如下:微笑提问,用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候答时,用饱含希望的目光扫视全体学生,让学生感到被尊重;点名回答时,用亲切的言语――“试试看”“试着回答”等,让学生展现自己的能力;学生回答时教师不插话,不打断,认真倾听。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就等于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使学生愿说、不怕出错。4 3.课堂作业的有效性 (1)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8、百学趣当先。在布置地理作业时,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巧用地理角色扮演、辩论会等形式激发学生对作业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增强学生动手的实践活动。结合教学,让学生收集废旧材料,制作一些简单的地理教具和模型。 参考文献: [1]张素珍.在新课程理念下对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思考[J].北京教育,2003(4). [2]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3]肖刚: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