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因“生活”而精彩

数学因“生活”而精彩

ID:24536914

大小:10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数学因“生活”而精彩_第1页
数学因“生活”而精彩_第2页
数学因“生活”而精彩_第3页
资源描述:

《数学因“生活”而精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学因“生活”而精彩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在生活中挖掘数学,让数学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以人为本,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数学新课程程标准的宗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许多概念、原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其原型。如果教学中不重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只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自然就差了,也就更谈不上数学意识的的了。在教学中,如果能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

2、就能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从而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下就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尝试,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一、走进生活,让学生“寻找数学”  教师应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去寻找和发现数学问题,使课外学习和课堂学习结合起来,实现课内外互动、互补。另外,适时让学生寻找诸如“课堂里的数学”、“钟表上的数学”、“报纸中的数学”等。可以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学百分数的“打折

3、”,“打折”对学生来说是并不陌生的概念,实际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在教学“打折”3前,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和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去调查了解附近商店的一些促销情况,并搜集有关这方面的信息和数据。教学中,我再让学生交流自己调查的结果:华润超市的学生书包一律九折出售;要德火锅规定消费满100元送30元的礼券等等。接着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数据的理解,由于是自己收集的数据,又是生活中常常见到的问题,学生便会积极的思考起来,急于想明白这些数据的具体含义。强烈的求知欲,诱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生活,让学生“学好数

4、学”  利用学生巳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认识和发现数学。例如:教学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时,老师拿出学生比较喜欢的食品樱桃、香瓜,让学生感受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实际大小,要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立方米时,让学生排队蹲在一个1立方米的空间里,让学生感受1立方米的大小。从学生身边的事物所引出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紧密、和谐地联系在一起。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而枯燥的数字,而是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知识。  三、利用生活

5、,让学生“用好数学”3  数学是对客观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因些,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问题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我们身边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通过这些活动,能让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化,这也是我们教学所必须达到的目标。例如: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以后,让学生给自己的照片装饰上精美的边框,再配上一块大小合适的玻璃做成一个漂亮的镜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十分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这样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是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  四、重视自主探索,强化思维培养  教师1的教法,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明白速算的道理,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加减法的速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先告诉学生在计算加减法的时候,如果加数或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把它们先看作整十、整百的数计算起来比较方便;接着出示例题,引导学生思考多加了应该怎么办、多减了又该怎么办?使学生明白算理,学会计算。这种教学中,多的是教师的讲解传授,少的是学生的探索,即使学生接受和掌握了速算的方法,也不会从内心产生成功的愉悦。  五、通过问题质疑,强化思维培养  教师1的教

7、法,教学的落脚点仅仅是让学生能熟练的进行加减的速算,因此,在讲解完例题后,设计了大量的模仿性的练习。这种机械模仿的练习做得越多,学生的思维就会越僵死,到最后将加减法速算题综合在一起时,部分学生就晕头转向了。而教师2的教法,则是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上,不仅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自己发现加减法速算的算理、掌握速算方法,而且在练习设计中不断对题目进行适当质疑。  总之,我们数学老师要把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有机、和谐的结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巳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

8、化。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