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517797
大小:68.4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4
《分层次教学”在小组协作中的延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分层次教学”在小组协作中的延展徐州市第三十二中学古语有云:“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其现实含意就是承认差异、进行有差别、有层次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使每个人都有所得,都有所提高和发展。在教学管理与教学实践中,如何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关键在于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的“因材施教”,能极大促进学牛.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自主独立性、主动创造性的学习,将因此得到真正落实和展现。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是摆在每个
2、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我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出实施分组分层教学,针对学生实际,因材、因人施教,并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贯穿于课堂、课外学习的始终,而且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备课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各方面坚持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针对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在课堂问题设置、提问、例题讲解、习题巩固等准备方面有区别,所要求的思维程度不同,强调针对性,既“面向全体”,又兼顾“培优”“补差”。杜绝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发生。二、授课形式尽量保证在同一节课内既有面向全体的“合”环节,又有兼顾优、差生的“分”
3、环节。一般步骤按:分(分类自学)一一合(集体讲授)一一分(分组质疑)一一分(分类指导)一一分(分类练习)一一合(集体归纳)。从而使教学过程中自然地融进预习、新授、质疑、辅导、巩固、小结的正常教学程序,从而较好地解决好、中、差各层次间的动静支配的矛盾。此外,教师可以从各类学生听课神情、讨论答题的情况中搜集信息,及吋调控教学节奏和教学进程,从而有效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三、授课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一方面强化B标意识,做到课前公布各层次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要把握课堂提问的策略,让各类学生均冇实践的机会。通常可采用在讲授知识吋提问中等生,利用他们在认知上的不完善,展开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分
4、析;在突破重、难点或概括知识吋,发挥优生的作用,以点带面,启发全体学生分析思考;并充分发挥小组作用,以讨论总结最终形成集体成果晶。在巩固练W吋,检查中、差生的理解程度,及时查漏补缺,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夯实新知,最终解决教材的统一性和学生个体差异的矛盾,使学生各有所得。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而产生的教学遗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分组教学的教学模式。分组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将学生分成人数大约均等的若干小组,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面对这种形式教学可使各组学生在45分钟内各有所获,逐步达到人人达纲、整体提高的0的。(1)先调查,后分组分组之前,我对全班学生的某一学科学情
5、况进行全面了解与分析。重点针对他们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运用能力的高低,学态度、学惯,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了解。了解的方法可采用问卷调查、个别面谈、小组座谈等形式,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并分别提出适当的教学目标。A组为知识基础薄弱、成缋差、学AI纪律意识淡薄、学习方法欠缺的学困生,人数八人;学习中针对“易组知识”;B组为中上等生和中等生(内分B1、B2),这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等发展不均衡,但意志力较强,自我意识水平较高;学习中针对“中组知识”;人数分别为B1十人、B2十五人;C组为优生,基础知识扎实,有很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4方法;学习中针对“难组知识”;人数
6、八人。小组成员不是完全随意自我选择的。虽然自我选择通常可以形成非常融洽的群体,但这对于群体任务的完成并不一定合适。我们应尽量保证每个学生都被安排在个人与组织共同获益的位置上。为什么把学习最差的编为A组?我的想法是,评定成绩A为最高等,A是26个字母之首,A又是最常见的重要符号。在我的心S中,A组最差又是最重要的,在他人眼里,A组不易想到差生组,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消弱他们的逆反心理,在感情上容易接受。(1)组内组间互帮互学三组分配完毕后,我的理念是以进步幅度为标准,小组间纵比,小组内横比。建立了C组帮A、B组的针对性的互帮互学。即由C组或B组的一个学生帮助A组或B组的几个学生,看谁能尽
7、快将自己所负责的成员拉入C组和B组中。这种组间关系主要地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解释和答疑,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加班内凝聚力,启动学生的内部活力,并且使那些未能从教师的讲解中完全掌握知识技能的学生能够掌握知识技能。(2)管理组合动态化分组后,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发展是处于不断变化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知识层面、小组的搭配要动态的把握,视发展情况及吋调整,以激励学生不断地竞争向上。每隔一段时间,经过各种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