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

ID:24512304

大小:6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_第1页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_第2页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_第3页
资源描述: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张俊(广丙壮族自治区来宾市中医院放射科546100)【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食管裂孔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32例食管裂孔疝患者的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食管裂孔疝表现为心影后方大小不等软组织疝囊影,通过食管裂孔与膈下胃相延续,疝囊影内见高密度对比剂,不同形态“葫芦征”,膈肌食管裂孔增宽。结论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可为食管裂孔疝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关键词】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食管裂孔疝【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1672-5085(2013)39-0110-01腹腔脏器通过食管裂孔或膈肌缺损部进入胸腔称之为食管裂孔疝。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是诊断食管裂孔疝首选而重要的方法,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的广泛应用,其强大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以对扫描所得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清晰地显示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密度、膈肌裂孔的情况及病变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为食管裂孔疝的诊断提供更加详实的影像学资料。搜集2010年以来32例食管裂孔疝患者的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影像资料分析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组32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9例,年龄42〜87岁,平均年龄为69

3、.5岁。主要临床症状为不同程度上腹部饱胀不适、隐痛、胸骨后灼热感,小部分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32例患者均经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证实,6例60岁以下患者行手术治疗并经手术证实1.2检查方法采用SiemensEmotionl6层螺旋CT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为120kV,管电流为250mA,原始扫描层厚5.0mm,层间距5.0mm,扫描范围包括胸部及上腹部。9例行增强扫描,对比剂采用碘佛醇或碘海醇90〜100ml,用高压注射器经肘正中静脉以3-3.5ml/s的速率注射。原始数据传入后处理工作站后,采用1mm层厚行胸部及上腹部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等多平面重建。2

4、、结果本组32例患者,多层螺旋CT横断位重建表现为心影后方大小不等软组织疝囊影,通过食管裂孔与膈下胃相延续,疝囊影内见高密度对比剂,25例疝囊位于降主动脉及脊柱左前方,4例位于脊柱前方,3例位于脊柱偏右侧。矢状位及冠状位重建表现为膈上胃与膈下胃呈不同形态“葫芦征”19例;22例膈肌食管裂孔增宽,膈肌角间距在23〜54mm。15例食管下端纵膈内脂肪组织增多,3例见结肠袋影。9例强化者,膈上胃壁与膈下胃壁强化一致,6例疝囊周围见大网膜脂肪密度影内见点状及细条状网膜血管影。27例贲门位于膈肌上方,5例贲门位于膈肌下方。3、讨论食管裂孔疝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传统主要

5、为X射线钡餐造影,但钡餐造影只能从腔内改变分析其周围变化,不能直接观察到疝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及冇无其他脏器疝入胸腔,对于轻度可复性裂孔疝常有假阴性存在。而CT检查特别是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可以弥补X线钡餐造影的不足,多层螺旋CT拥奋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可对扫描的数据通过后处理工作站进行薄层多平面重建,能直观显示食管裂孔疝膈上疝囊大小、位置、与纵隔、脊柱、心脏等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对病变的形态特征显示更为立体、直观。对于外伤患者,还可以排除有否胸腹部其他脏器的损伤及损伤程度评价,为临床对疾病的评估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资料。在重建后的矢状位及冠状位图像上

6、可见膈上胃与膈下胃呈不同形态的“葫芦征”,与张克云[1】等总结的8字征基本一致;食管裂孔疝疝入胸腔的主要器官是胃,但同吋可能合并冇人网膜其至是结肠的疝入,多层螺旋CT能清楚的显示疝入胸腔的组织,伴有网膜疝入时,在疝入的胃周围,尤苏是食管下端周围纵隔内可见脂肪增多,本组有15例伴有食管下端脂肪增多,其中6例经强化后见大网膜血管改变。当伴冇结肠人网膜的疝入吋,多层螺旋CT扫描疝囊内可见胃壁结肠袋及周围的脂肪[2】,本组奋3例见结肠袋影。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可以显示膈肌食管裂孔的宽度,测量膈肌角间距可作为食管裂孔的宽度,正常成人膈肌角间距≤21mm[3

7、],大部分食管裂孔疝可见膈肌角间距增宽,本组22例膈肌角间距≥22mm,最宽达54mm。食管裂孔疝主要应与纵隔脂肪瘤、食管膈壶腹等相鉴别。与纵膈脂肪瘤鉴别一般不难,行强化CT扫描后网膜食管裂孔疝脂肪密度闭块内可见点状及细条状网膜血管影,且脂肪影通过扩大的食管裂孔与腹腔相连;食管膈壶腹为正常的生理现象,为膈上一段4〜5mm长管腔扩大的食管,呈椭圆形,苏上下端与食管相连,其内黏膜与食管黏膜相连,矢状位及冠状位重建图像上膈肌角间距不增宽,壶腹以下食管通过膈肌食管裂孔吋较为狭小而不显示宽大改变。总之,食管裂孔疝具奋典型的CT表现特征,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

8、可为食管裂孔疝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冇价值的信总。参考文献[1】张克云,程奎山.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