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横骨穴治疗老年性夜尿频的临床观察研究

针刺横骨穴治疗老年性夜尿频的临床观察研究

ID:24483345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4

针刺横骨穴治疗老年性夜尿频的临床观察研究_第1页
针刺横骨穴治疗老年性夜尿频的临床观察研究_第2页
针刺横骨穴治疗老年性夜尿频的临床观察研究_第3页
针刺横骨穴治疗老年性夜尿频的临床观察研究_第4页
针刺横骨穴治疗老年性夜尿频的临床观察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刺横骨穴治疗老年性夜尿频的临床观察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刺横骨穴治疗老年性夜尿频的临床观察研究毕业【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横骨穴治疗老年性夜尿频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针刺横骨穴组(治疗组)和艾灸横骨穴(对照组)法,对60例(每组30例)患者进行对比治疗,并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改善夜尿次数方面亦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在提高有效率和减轻夜尿次数方面优于对照组。【关键词】穴,横骨;尿频/针灸疗法;老年人夜尿频常见于老年人群,可独立发生,也常伴有肾病、糖尿病、膀胱病变、前列腺

2、肥大者等多种疾病而发,影响睡眠[1]。笔者于2007年1月~2008年7月年应用针刺横骨穴治疗老年性夜尿频,同时与艾灸横骨穴组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符合本病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其中男27例,女33例,均为2007年1月~2008年7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疗区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症状鉴别诊断学》[1]制定。中医诊断标准:①肾阳虚型:夜间多尿,小便清长,腰背疼痛,耳鸣,偶见下肢浮肿,

3、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细弱;②脾肾两虚:小便频数,夜间尤多,形寒肢冷,体倦神疲,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纳呆,便溏,舌质淡,脉缓或沉细。1.3纳入标准①夜间排尿3~4次,应属于轻度尿频;②夜间排尿5~6次,应属于中度尿频;③夜间排尿6次以上,应属于重度尿频;④膀胱炎症、水肿和弹性降低时,刺激膀胱,引起排尿次数增多;⑤B超检查有前列腺肥大者;⑥有肾病、糖尿病、尿道炎者。1.4排除标准①年龄在40岁以下;②合并心、肾、肝、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妊娠或精神病患者;③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治疗,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者,在观察期间采用其他治疗

4、方法者。2治疗方法2.1治疗组取穴:横骨穴,配曲骨、气海穴。嘱患者仰卧位,行常规消毒后,取2寸毫针直刺横骨穴及曲骨、气海穴位,针刺得气后,右手拇食二指捻针,一前一后捻转,一次大指向前,一次大指向后,大指向前时用力较大,捻转幅度也大,大指向后用力较小,捻转的幅度也小,捻转次数行九阳数,要求针感向会阴部放射,留针50min,中间行针1次。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间休息2d。2.2对照组取穴:横骨穴,配曲骨、气海穴。患者取仰卧位,施行温和灸法,医者用艾条距离穴位2~3cm处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个穴位灸10~

5、15min,至皮肤红晕为度,医者将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这样医者可测知患者局部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时间和距离,防止烫伤,疗程同治疗组。3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痊愈:夜间排尿次数≤2次;显效:夜间排尿次数减少4次或减少>50%;有效:夜排尿次数减少2~3次或减少25%;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3.2治疗结果见表1、表2。表1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后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分析(Ridit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对老年性夜尿频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表2两组治疗前后排尿次数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前、后病情分级统计学

6、分析(Ridit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情有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后病情经统计学分析(Ridit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对减少老年性夜尿频的排尿次数优于对照组。4讨论现代医学认为老年性夜尿频多是一种临床症状,应积极诊断原发病。导致夜尿频多的原因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3]。生理性如睡前有大量饮水的习惯,习惯饮浓茶、咖啡,或高度紧张或神经质患者,睡眠不佳,当膀胱轻度充盈(小于300mL)时即有尿意,以致夜间排尿频率增加,甚至造成习惯性夜尿,这类患者一般调整好生活习惯,放松精神,夜尿多的症状多会不治

7、而愈。病理性:①肾性:肾小球疾病、慢性肾小管间质性疾病、肾脏浓缩功能减退时,常首先出现夜尿增多,继之发展为肾性多尿,甚或肾性尿崩症。而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病人,由于肾小动脉硬化,肾脏浓缩功能减退,最易出现夜尿增多的症状。②心功能不全或某些内分泌疾病:如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糖尿病等;③其他如电解质紊乱也可导致夜尿增多。提检些相关检查如24h尿量、昼尿量与夜尿量、尿比重、12h尿禁水渗透压、超声等,并要结合临床。  祖国医学认为,人到40岁以后,肾气渐衰,膀胱失于温煦,不能正常气化,则水液失制,治疗基本原则是扶助元阳

8、。现代医家王泽枝[2]认为其病机多为肾元亏虚;展玉萍等[3]认为此病主要因肾虚下元不固所致;俞柏贞[4]认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