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462725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8年2月~2006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65例,所有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无神经血管损伤。患者年龄5~12岁,平均7.8岁。从肘关节的功能和外观两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随访时间7~30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骨折均为术后3~5周达到临床愈合,并拔除克氏针,治疗过程中未出现骨折再移位。术后无一例肘内翻等并发症。按Flynm评分
2、:优63例,良69例,一般33例,差0例。肘关节伸屈活动丢失是影响治疗结果的主要原因,但这种活动受限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有所改善。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可以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和外形,减少并发症。[关键词]肱骨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儿童我院自1998年以来,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65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65例,男98例,女67例;年龄5~12岁,
3、平均7.8岁。尺偏型80例,中立位型50例,桡偏型35例。伤后至就诊时间最短30min,最长5天,平均1.9天。左侧96例,右侧69例。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无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1.2治疗方法采用全身麻醉,患儿取仰卧位,患肢外展。牵引下屈曲肘关节,有侧方移位先纠正侧方移位,再纠正前后移位。经C形臂X线机透视下骨折复位满意后,维持骨折稳定性。分别从外髁和内髁以45°~60°角各穿入1枚克氏针,直达骨折近段对侧皮质,针尾置于皮外,活动肘关节,通过C形臂X线机观察骨折固定可靠程度,满意后用长臂石膏托肘关节固
4、定于屈曲70°~90°,前臂中立位,术后3天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固定情况,术后3周去除石膏,开始肘关节轻微活动,此后每周复查X线片,直到骨折愈合后拔除克氏针,并开始功能锻炼。2结果本组病例随访时间为7~30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骨折均在术后3~5周愈合,平均时间3.8周。治疗过程中无一例出现内固定物松动和骨折再移位。所有患儿在随访末期行肘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临床查体仔细测量并记录双侧肘关节、伸屈、旋转和提携角度,当提携角度<0°时认为有肘内翻畸形。参照Flynn等[1]临床功能评定标准,从肘关节的伸屈
5、功能和外形两方面进行疗效评价,并将其分为优、良、一般和差4个等级,同健侧相比提携角和伸屈功能丢失在0°~5°为优,6°~10°为良,11°~15°为一般,>15°为差。最后随访时临床功能检查显示,所有患儿双侧肘关节提携角对比均<5°,无一例有肘内翻畸形;双侧肘关节伸直功能对比相差5°~10°有9例,相差11°~15°有8例,其余均<5°;双侧肘关节屈曲功能对此相差5°~10°有72例,相差11°~15°有16例,其余均<5°。综合评价结果:优63例,良69例,一般33例,差0例,优
6、良率为80%。3讨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最难治疗的小儿骨折之一,占儿童骨折30%~50%,肘内翻畸形发生率较高,治疗方法上存在争议也较多。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许多骨科医生仍然将其作为一线治疗方法。但肱骨髁上骨折往往伴有严重的软组织肿胀,过屈位石膏固定时间相对较长,使肘关节不能早期得到功能锻炼,易导致肘关节粘连僵硬,而出现肘关节屈伸活动受限。而切开复位内固定,创伤过大,软组织剥离广泛,易发生感染、骨不连、肘关节粘连等并发症。由于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常不稳定,而交叉克氏针能提供最佳的生物力学固定,可靠内固定可进行早
7、期肘关节功能锻炼。随着C形臂X线机的普及,在透视下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已成为广泛使用的治疗方法,此方法能获得理想的肘关节活动度和肘关节外形,认为是一种安全而有效治疗方法[2],它是中医与西医治骨最佳结合。但闭合穿针易损伤尺神经,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特别是肱骨髁上骨折受伤后,局部软组织水肿,肘关节骨性标志不清,导致内髁克氏针进针点不正确,偏斜或进入肘管是造成尺神经损伤主要原因。另外,儿童的肘管发育不完全,屈肘时尺神经滑出肘管,更易误伤,建议当医生无法摸清楚尺神经时,先行尺骨鹰嘴持续骨牵引3~5天,待
8、肿胀消退后再行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可将尺神经误伤降低到最小范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