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447321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简谈高语境传播的文化渊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谈高语境传播的文化渊源简谈高语境传播的文化渊源导读:指的是,在传播是绝大部分信息或存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极少存在于编码清晰的被传递的讯息中;低语境(LC)正好相反。东方社会很多都是“高语境”社会,例如:中国、日本。要弄清楚两种传播方式,不得不剖析一下这两种传播方式根深蒂固的两种语境文化。 高语境文化(high-contextculture,亦译为强环境文化)与低语境文简介:沈琪蕊,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艺与新闻学新闻方向研究生。 摘要:我国是高语境传播的国家,现将高语境的“内隐”、
2、“高语境传播的文化渊源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Lustig)等学者曾加以概括如下:(1)内隐,含蓄;(2)暗码信息;(3)较多的非言语编码;(4)反应很少外露;(5)圈内外有别;(6)人际关系紧密;(7)高承诺;(8)时间处理高度灵活。[2]简而言之,高语境文化的交际,有时显得秘而不宣、藏头露尾。在高语境文化传播里,交际者通常是以含蓄的语言、面部表情、行动、难以言说的情绪、微妙的手势及其他周围环境细节等都是丰富的信息符号,给敏感的交际者无限的信息与内涵。 再次,按照定义,我国属于高语境传播国家,它
3、有相应的高语境文化对这一传播现象,高语境文化的形成渊源的探讨势不可避开的话题。将高语境文化传播的特点联系到中国文化,从“内隐”、“含蓄”的传统思想和尚“意境”的美学思想便可以找到高语境传播现象的由来,下面我就从这两个方面来浅析高语境传播的文化渊源。 (一)“内隐”、“含蓄”的传统思想的文化渊源 高语境文化传播中人们在交际时,有较多的信息量或由社会文化环境和情景来传递,或内化于交际者的思维记忆深处,显性的语码所负载的信息量相对较少,人们对交际环境的种种微妙之处较为敏感。通常是以较实际作用少的语言,即内隐,含
4、蓄的方式给传播中敏感的交际者深思无限的信息与内涵的空间。 儒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丘所创,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其推崇的“少言”、“寡言”、“讷言”、“慎言”也对后世影响深远,最终影响到了中国“高语境”文化及其传播方式的形成。如《论语》里可以说到处都是让人少言少开口的警句。如:“巧言令色,鲜矣仁。”、“敏于事而慎于言。”、“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巧言乱德。”、“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3] 以上引言传递给我们这样一个信息,在儒家文化里,少言、寡言、讷言、慎言是值得推崇的,是美德,是社交中的得体行为;而巧言、多言等则是不仁的表现,是不值得称道的。要取得交际的成功往往需要进行察颜观色,否则,“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口齿伶俐简谈高语境
6、传播的文化渊源导读:、能说会道之人往往不是那么令人信任与赞赏,所谓“巧言令色,鲜矣仁”以及“巧言乱德。”他实际上提倡的是一种内隐,含蓄,信息反应很少外露,更多靠传播接受者自己参透的高语境传播方式。再如道家文化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4],强调是“道”的不可言说性,即可说的不是常道。自然之道是希言,即少说话。还如在佛家文化中,他们意识到语言对思维的限制、对想象力的制约,所以,禅宗提倡采用坐禅冥想的方式进行超越语言的交际。因此,我们可以把如儒家、道家、佛家等中国的传统思想看作“高语境传播”的文化
7、渊源。 (二)尚“意境”的美学的文化渊源 高语境传播是以“暗码信息”、“较多的非言语编码”为特点,它是通过面部表情、含蓄的话语、微妙的手势及其他周围环境细节等都是丰富的信息符号,给敏感的交际者无限的信息与内涵。高语境传播倡导传播者传递出有限微妙的信息,让“受众”解码出无限的信息的过程。在探究其文化渊源时我们不得不联系到“尚象”、“尚言象互动”“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思想。即一种重“言外之音”,言所传达“意境”的一种传播模式,即尚“意境”的美学思想是高语境传播又一文化渊源。因此,从某种角度,我们可以认为尚“
8、意境”的美学的形成过程便是“高语境”传播形成的过程。高语境传播的文化渊源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整理提供,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