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共欣赏 兴趣相与长

作文共欣赏 兴趣相与长

ID:24429278

大小:5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作文共欣赏 兴趣相与长_第1页
作文共欣赏 兴趣相与长_第2页
作文共欣赏 兴趣相与长_第3页
资源描述:

《作文共欣赏 兴趣相与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作文共欣赏兴趣相与长◎李俊武笔者在教学中,尝试通过“发表”作文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刺激学生的写作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强化其主体意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作文“发表”话题的提出学生为什么会害怕作文呢?从教师角度看,主要有两点:一是作文教学形式单一,训练形式呆板,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及个性要求,把作文变成了机械的应试技能训练,使学生对作文反感,毫无写作兴趣、写作激情。二是作文批改周期长,教师批改唱独角戏。讲评作文距离作文时间太长,学生对自己的文章已没有了印象,更没有了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写作文呢?增强学生的作文内驱力,和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

2、如乐之者”思想近似,就是要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由被动写作变成主动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二、作文“发表”的实践(一)不拘一格降人才——教室内“发表”学生写出作文,并不自觉作文的优劣,内心忐忑地等着老师的“裁判”,渴望得到赞扬。学生喜欢把自己的成就和智慧展现在众人面前,以赢得同学的尊重与认可,享受成功的喜悦。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老师对学生作出适当正确的“发表”评价,让学生的作文尽量多渠道地与他人见面,可增强学生内心的成功感,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写作的动机。笔者通常采用“评”、“划”、“读”、“贴”“印”几种“发表”方法。“评”:笔者对学生作文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个

3、亮点都给予夸奖,在眉批或总批中加以鼓励。“划”:每次批改,笔者都会用波浪线将学生作文中生动的语句画出来,在作文讲评进行朗读。波浪线像钱塘潮水,在学生心海里翻着浪花;波浪线像钢琴琴键,在学生耳畔奏出美妙的音符;波浪线像无声电波,在学生血液里振颤着激动。“读”:在作文讲评课上,笔者通常会读一到两篇优秀作文,朗读七八个优秀片段。有时,将学生写得好的作文随机发给学生,让小组互读互评且推荐一篇优秀习作并朗读,最后再把作文收起来批阅。“贴”:笔者在每次作文批改后,会将几篇优秀作文和作文中生动、有亮点的句段打印出来或让学生自己抄写出来,贴在教室的“作文园地”里。期末,笔者让学生为自

4、己的作文簿命名,把作文集的名称打印出来张贴在园地里。“印”:因为笔者负责学校的文学社指导工作,所以就套用文学社刊,每学期在学校复印室印刷“《小荷》精华本”。笔者还写出“后记”。(二)画眉深浅入时无——学校内“发表”为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笔者通过荐稿在文学社刊(报)上发表或参加学校的征文比赛,让学生的作品走出班门,走向全校,使学生在竞争中阔步走上领奖台,增强学生写作成就感。即使名落孙山,学生无形中会有一种压力,这种压力也能转化为动力,会意识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三)海阔凭鱼跃——校园外“发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有些学生对写作兴趣更浓了,写作水平也更高

5、了,这时候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去展示。笔者就把一些出色的作文投稿给报刊,能够发表的学生都欢天喜地,获得巨大的成功的快乐,这样就能推动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写作中去。越喜欢写就越想写,越想写就越放得开写,越放得开写就写得越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比较容易发表作文的阵地是街道的刊物,街道刊物为了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开辟出专栏来登载学生的作文,且给予丰厚的稿酬。街道还举办一些征文比赛,学生参与面广,获奖面广,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下培养学生写作情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还有一个“发表”平台笔者自觉利用得最好,那就是“杭报经典学堂每周竞写”。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要写,并给予适当指导。学生写好

6、之后,笔者组织学生从谋篇布局、文句修饰、语言润色等方面进行修改,然后挑选出比较出色的文章发布在“每周竞写”专区。笔者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征文比赛,比如“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比赛”、“学习雷锋,与爱同行”征文、“与美同行”征文,给学生提供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展现学生的才华,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内驱力和兴趣。三、作文“发表”的效果(一)小荷才露尖尖角——“发表”成果展示参加杭报经典学堂每周竞写35期,学生作文发表6篇,另有30余篇进入“每周竞写高分榜单”。姚汪欢获得“十大竞写之星”称号。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学生作文在街道报刊和区文联刊物《美丽洲》发表22篇;学生

7、作文在省市区征文比赛中有6篇分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二)春风得意马蹄疾——“发表”激发兴趣当作文变成铅字,当鲜红的获奖证书拿到学生面前,学生就会油然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这样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学生写作文的真正动机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是为了与他人交流思想。让学生体味成功的快乐、享受收获的愉悦,学生的内驱力得到更强的刺激,表达欲望得到更强的诱发,从而能更充分地投入写作。天生我材必有用。学生收获了幸福感,产生了更强大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使人愉悦,愉悦能让人持久,持久能使人养成习惯。(三)重与细论文——“发表”引出评论新版《初中语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