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因型甜高粱糖分积累规律研究

不同基因型甜高粱糖分积累规律研究

ID:24386302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不同基因型甜高粱糖分积累规律研究_第1页
不同基因型甜高粱糖分积累规律研究_第2页
不同基因型甜高粱糖分积累规律研究_第3页
不同基因型甜高粱糖分积累规律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不同基因型甜高粱糖分积累规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同基因型甜高粱糖分积累规律研究艾买尔江·吾斯曼1,王冀川1,吐热衣夏木·依米提1,张苏江2*(1.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2.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收稿日期:2014—12—0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31160472。*通讯:张苏江(1968.02-),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资源开发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E-mail:[email protected]。摘要:本试验选用不同基因型甜高粱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检测方法

2、,研究了不同基因型甜高粱品种的糖分积累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基因型甜高粱品种糖分积累规律的总趋势是从出苗至拔节期几乎不积累糖分;拔节至抽穗阶段开始积累糖分;抽穗至成熟期糖分积累达到高峰。(2)在同一播期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甜高粱其进入各个生育阶段的时间和持续天数不同,其在同一个生育阶段里的糖分积累量也不同。(3)同一个品种在不同的生育阶段中所积累的糖分总量不同。因此,欲求增加甜高粱的糖分含量,就须选含糖量较高的品种,并在糖分积累期采取相应栽培措施,促进其糖分积累。.jyqk2。试验于2010年

3、4月25日播种,以55cm行距和20cm株距进行人工点播,出苗后调查记载生育期,并于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每小区取长势长相一致的代表性植株5株,烘干粉碎处理后用蒽酮-浓硫酸-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糖含量。2结果与分析2.1不同甜高粱品种生育进程比较不同基因型甜高粱品种生育进程、生育天数存在差异,从表1可见,在同期播种的情况下,考利品种的拔节、抽穗、成熟期早于绿能2号和凯勒。从表2可以看出,拔节至抽穗期,绿能2号持续天数为56d,凯勒为76d,考利为33d;抽穗至成熟期凯勒品种为21d,绿能2号为4

4、1d,考利为62d。说明不同基因型甜高粱品种在同一个生育阶段其生长量不同,这是由甜高粱不同基因型所决定的。2.2不同基因型甜高粱品种糖分积累量对比分析甜高粱生物量高低和茎秆含糖量的多少决定了单位面积的产糖量,不同基因型品种在同一个生育阶段所积累的糖分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与不同基因型品种的同一生育阶段持续时间长短有关。从表3可见,不同基因型甜高粱品种从生育前期至后期其糖分积累量逐渐增加,但在同一生育阶段里糖分积累量有较大差异。出苗至拔节期,考利品种糖分积累量高于凯勒和绿能2号,占总糖分量的1.5

5、3%;拔节期至抽穗期,凯勒品种糖分积累量高于考利和绿能2号,占总糖分量的60.69%;抽穗至成熟期,考利品种糖分积累量高于凯勒和绿能2号,占总糖分量的83.69%。说明不同基因型甜高粱品种在同一个生育阶段里所积累的糖分量是不同的。2.3不同基因型甜高粱糖分日积累量对比分析不同基因型甜高粱品种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其糖分日积累量不同,而且在同一个生育阶段里的糖分日积累量也有差异,总的趋势是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糖分日积累量逐渐增加。从表4可见,出苗至拔节期,考利品种生育天数为34d,比绿能2号和凯勒少10d

6、,但糖分日积累量分别比绿能2号和凯勒多0.0075g和0.0050g;拔节至抽穗期,绿能2号的生育天数为56d,糖分日积累量最高,为0.368g,明显高于凯勒和考利品种;从抽穗至成熟期,凯勒的生育天数最短,为21d,但其糖分日积累量为0.771g,明显高于考利和绿能2号品种。3小结与讨论甜高粱作为能源作物,其利用价值取决于茎秆含糖率的高低,因此,茎秆中含糖率高的品种其利用价值越高[6,7]。本研究表明,不同基因型甜高粱品种糖分积累规律是不同的,而且不同基因型甜高粱在同一生育期糖分积累量和糖分日积

7、累量存在差异。参试品种在出苗至拔节期糖分积累量较少,占总糖分积累量的0.56%~1.53%,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糖分积累量差异较大,凯勒品种在拔节至抽穗期的糖分积累量最多,占总糖分积累量的60.69%;考利品种在抽穗至成熟期糖分积累量最多,占总糖分积累量的84%左右。另外,不同基因型甜高粱品种在某一生育阶段,其生育持续天数越少,糖分日积累量越高;持续天数越多,其糖分日积累量越少。因此,应根据不同基因型甜高粱的糖分积累规律特点,在不同生育阶段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以实现高产、高生物量、高糖、高

8、效栽培的目的。.jyqk].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7]周鸿飞,陈志斌,关欣.甜高粱糖分积累动态生物量积累的数学模型[J].辽宁农业科学,2001(6):16-1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