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379573
大小:4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教学语言要“约而不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论文教学语言要“约而不漏”【摘要】:“博而不杂,约而不漏”,这是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提出的“博约”论,他认为文章需要内容广博,言简意明。诚然,会读书的人,书越读越薄,同样的道理,会教书的教师,教学用语也应当是越教越精炼,约而不漏,课越上越轻松,而学生越学越丰厚。简约的教学用语不仅是教学智慧的显现、教学境界的提升,更是打造轻负高效语文课堂的必然要求。同时课堂也不拖泥带水,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充满语文气息,实现本色的回归,而开出丰盈的花朵。【关键词】:教学语言简约丰盈高效随着新课改轰轰烈烈的开展深入,各类比赛课、表演课、观摩课层出不穷,上课老师对教学方法的运
2、用更加熟练,对教材的处理更加新颖独特,其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丝丝入扣,让人折服。其教学语言更是滔滔不绝,热情洋溢……面对这纷繁芜杂的各类课堂,面对各位教师在课堂上展现出来的良好的个人素质与极佳的演讲口才,我曾一度佩服得五体投地,继而效之仿之,以在课堂上能滔滔不绝地讲述,杜绝课堂出现冷场为目标,学习各位名师的课堂用语,却总感觉貌合而神离,虽然笔者现在也能在课堂上自如挥洒、滔滔不绝,可总是少了点什么,究竟少了点什么呢?我一直在思索着语文课堂上的教师用语……2012年2月28日,我校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校本教研活动。这次,我是带着特定的任务去听课的,是带着放大镜去观察课堂行为的。有了
3、具体的目的,我们对课堂的分析就更加理性化一些,这暴露了一些平时隐藏在课堂当中不易被察觉的弊端。此次观察的课是高一年级的《老王》,我们具体地记录了“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以下是我在课后整理的观察记录表:课堂教学时间分配教师讲解(%)师生问答(%)伙伴合作学习(%)学生自学(%)非教学时间(%)合计时间约18分约18分3约2分约4分占总课时约40%约40%约6.7%约4.4%约8.9%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堂中的时间分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教师讲解用了大约18分钟,而在“师生问答”这一块,教师的导语、提问语加上评价语大约占了一半时间,即10分钟左右。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的话
4、就占了约62%的课堂时间,这个数据足够引起我们的深思,教师在课堂中一刻不停地启发、引导、评价……是否都有必要呢?以往我们总是认为是教学内容安排得过多,以至完成不了,其实这也是我自己在多次公开课中所遇到的问题,导致预设能完成的教学内容常在最后不得已被砍掉一个尾巴。而我总把原因定位在“内容过多”上,于是,下次再上,就会精减掉一个内容。可这张“时间分配表”却给了我一些启示,从记录的时间来看,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活动非常少,教师说的时间严重霸占了学生说的时间、写的时间、练的时间,乃至思考的时间……严重违背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原则,教师的“滔滔不绝”是否也是
5、造成语文课堂效率低下的直接原因呢?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便对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进行了一番观测,聆听了其他一些语文教师的课,并进行了分析,发现语文教师的教学用语普遍存在长篇大论、繁冗拖沓、陈词滥调、照本宣科等问题,语文课堂因此也变得沉闷死板,还出现了许多影响教学效果的现象,这说明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师生在课堂上进行师生互动的效率。针对语文课堂中教学语言的症结,笔者认为应对语文教师的课堂用语做基本规范,做到“4约而不漏”,语言简约而内涵丰盈的语文课堂。一、简化导入,关注学生的注意状态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一个好的导语设计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
6、有情”的效果。它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又能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把握学生注意的心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这对一堂课的成功至关重要。如果教师在导入时叙述过多,内容过长,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兴趣的转移,最终失去导入的固有目的。导入要在“精”字上下工夫,言简意赅地引学生入胜,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浓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活泼愉快的学习。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可用“完璧归赵”、“怒发冲冠”、“负荆请罪”、“刎颈之交”等成语导入能促进学生的思考,增强他们对学习课文的兴趣。应当注意
7、的是所引诗文必须短小精悍,浅显易懂,不要给学生增加新的难度,不要因引用诗歌、格言、警句等而转移了教学目标。课堂导入,犹如文章的“凤头”,虽小巧玲珑,却能安定学生情绪,诱发学生的感情,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情境中。导课艺术讲究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它熔铸了教师殚精竭虑的智慧,凝聚了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学识修养,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包含着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讨论、质疑、听讲、思考、作业、合作等活动中去。二、简化提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