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文钞摘录白话

印光大师文钞摘录白话

ID:24362393

大小:171.50 KB

页数:61页

时间:2018-11-11

印光大师文钞摘录白话_第1页
印光大师文钞摘录白话_第2页
印光大师文钞摘录白话_第3页
印光大师文钞摘录白话_第4页
印光大师文钞摘录白话_第5页
资源描述:

《印光大师文钞摘录白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印光大师文钞摘录白话原文作者:印光法师译者:慕藏译者序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所以,修行者初学佛法时,对佛法的种种讲解,种种知见,通过各种渠道,纷至沓来,让人眼花缭乱,莫知所从。印光大师是净土法门最近一代的祖师,其佛学思想为所有人所认可。净土法门所有的法师,讲法虽然各有方便,但最终都以印光大师的为准。所以,直接读印光大师的文章,则一切迷惑,迎刃而解。以印光大师的思想为指导,则如同在乘佛法的法船渡过生死苦海时,有了指南针一样,从此决不会再迷失方向。印光大师作为一代祖师,智慧博大精深,讲法又深入浅出。印祖对净土法门的道理,阐述得透彻而全面,对净土法门的修行方法又给出了详细的开释。对我

2、们在修行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也逐一给予指导。在强调事相修行的同时,又不费弃理上的参究。从理到事,从事到理,圆融无碍。其文钞让所有人读后犹如醍醐灌顶,顿时豁然开朗。乃至久久学习,必定对佛法通达无碍。所以,一切净土法门的修行者,都应该读一读印光大师的文钞。但是,印光大师是民国时期的人,文钞都是用文言文写的,因此很多人读起来很吃力,多有因此而束之高阁的。为了能让更多的大众同沾法益,所以将印祖的文钞翻译成白话。凡是翻译,就不可能与原文百分之百地完全一致。语言风格,语气中强调的侧重点,语言的深度和力度等,都多少会有所褪色。所以建议能读懂文言文的同修,最好直接看原文。同时,虽然翻译成白话

3、后,文字有所失色,但根本意思一定是保持不变的。而白话文又浅显易懂,祖师的智慧,尽收眼底,所以必定是开卷有益。因此,愿有缘看到的大众,千万珍惜,用心阅读,则在佛法,在修行上,必定会因此而更上一层楼。译者慕藏2008年农历四月初八印光大师简介  印光大师,出生于一八六一年,圆寂于一九四零年。法名上圣下量,别号常惭愧僧。俗家姓赵,陕西合阳县人氏。  二十一岁在终南山莲花洞寺出家,二十二岁受具足戒。自清光绪十九年起,在普陀山法雨寺阅藏经念佛,专修净业。  民国初年,高鹤年、徐蔚如等居士先后到普陀山拜见印光大师,继而陆续将文钞部分发表刊登,大师之名亦由此渐为人知。法缘殊胜,皈依弟子遍及海

4、内外。普劝大众,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万善庄严,回向净土。  一九三零年,到苏州报国寺闭关,遂从上海迁弘法社至报国寺。一九三七年,来到灵岩山寺,并将灵岩山改为十方专修净土道场。  一九四零年十月二十七日,印光大师略示微疾,自知往生时至,遂召集大众,安排寺院事宜。十一月四日,与大众说到:“蒙佛接引,我要去了,大家要念佛,要发愿,要生西方。”语毕,即移座椅上,面西端身正坐,在大众念佛声中安详西逝,寿年八十。佛教界尊其为莲宗第十三祖,留有三部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四卷、续编《文钞》二卷、《增广印光法师文钞》),为净土之宝典。上部学佛通途01、生出离心古人云:

5、死生真是大事啊,怎么能不因此而感到悲痛呢!知道生死的可悲,就要寻求了脱生死的方法。这样,可悲的事就转化成可乐的事了。若不求了脱生死的方法,只是长嘘短叹,又有什么用呢!大丈夫生于世间,事事没有不预先就做准备的。惟独对于生死这件事,反倒置之不问。直到命尽,随业受报。不知道这一念心识,又向哪一道去受生了。人天这样的善道,只是做客而已;三恶道才是家乡。三恶道一报就是百千劫,要再生人道天道,则了了无期。由此看来,了脱生死的方法,就不能不急急地追求了。——续编•卷下•净土问辨功过格合刊序•P419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但不知道生死的原由,痛又有什么用呢!要知道,一切众生,随业流转,

6、在六道中受生。生不知道从哪里来,死不知道向哪里去。根据自己的罪福,或升或降,辗转于轮回之中,没有休止。如来怜悯众生,开释了由迷惑而造业,因造业而受苦的因缘法。以及常乐我净,寂照圆融的本体。令众生明白,因为无明才会有这个身体,这个身体完全是幻妄的。不但四大(构成世界的四种元素:地,水,火,风)不是真实的,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也是空的。知道蕴空,则真如法性,实相妙理,就彻底显现出来了。——增广•卷四•普陀普济寺化身塔记•P76802、皈依三宝三归(归又做皈,左边一个白,右边一个反,是反染成净的意思)。一归依佛。二归依法。三归依僧。归是归投。依是依托。譬如有人堕入大海,忽然

7、有船开来,便马上向船游去,是归投的意思。上船安坐,是依托的意思。生死就好比大海,三宝(佛,法,僧)就是法船。众生归依,即等彼岸。既然归依了佛,以佛为师。从今日起,乃至命终,不得再归依天魔外道,邪鬼邪神。既然归依了法,以法为师,从今日起,乃至命终,不得再归依外道典籍。(法就是佛经,以及修行的种种法门。典籍就是经书。)既然归依了僧,以僧为师。从今日起,直至命终,不得再归依外道徒众。——增广•卷四•为在家弟子略说三归五戒十善义•P908你们为什么会归依,我想总不外乎想要求生西方,了脱生死而已。如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