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357635
大小:66.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小儿肺炎98例痰液细菌培养及耐药性研究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儿肺炎98例痰液细菌培养及耐药性研宄分析高峰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25599【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痰液细菌培养及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对收治的98例患儿的痰液标木进行致病菌株分离,采用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致病菌株分离共64株,革兰阴性菌34株(53.1%)、革兰阳性菌21株(32.8%)、其它9株(14.1%)。药敏试验显示革兰阴性菌对氨苄丙林、哌拉丙林、氨苄丙林/舒巴坦等耐药率高;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钠、苯唑丙林、红霉素、克林霉素等耐药率高。结论:革兰阴性菌是小儿肺
2、炎常见的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只有较高的耐药性,需要加强对患儿病原菌的监测,并对抗生素药物进行合理运用。【关键词】小儿;肺炎;耐药性;细菌培养儿童肺炎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病原体以病毒或病毒合并细菌感染为主[1]。近年来,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对小儿肺炎病原体种类产生影响,使其发生一定变化。由于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进一步增加,临床上抗生素药物的合理运用变得越来越困难。为促进抗生素药物的合理使用,我院对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的痰液细菌培养及耐药性进行研究,分析肺炎患儿的细菌学特点,以此为临床
3、抗生素药物的合理运用提供参考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实用儿科学》有关儿童肺炎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44例,女54例;年龄为1个月-6岁。1.2方法全部肺炎患儿于入院第2天配合医院完成痰液标木的采集工作。以气管吸取痰液,经U腔于气管内置入抽吸导管,采用负压吸引器将痰液抽进无菌管内,送标本至细菌检验室内进行检验。严格按照奋关标准和流程对细菌进行鉴定和培养,同吋将标本放进5%二氧化碳孵箱内,培养温度为35°C,培养吋间为1
4、6-18h,最后使用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2结果2.1细菌检出结果肺炎患儿98例送检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出致病菌株共6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4株,占53.1%;革兰阳性菌21株,占32.8%;其它9株,占14.1%。具体见表1。3讨论肺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对抗生素的应用最为普遍。小儿肺炎病原体的出现比较复杂,初期主要为病毒感染,随后发展为合并细菌感染。患儿的病程一般较长,临床上对抗生素药物的使用也不规范,一定程度上对患儿呼吸系统的微生态平衡造成破坏[3】,使致病菌的生长繁殖更为迅速,进一步影响
5、小儿肺炎中致病菌感染率的不断增高,如大肠埃希菌等。本研究结果显示,64株致病菌株中,革兰阴性菌34株(53.1%),包括大肠埃希菌14株(41.2%)、肺炎克雷扪菌8株(23.5)等;革兰阳性菌21株(32.8%),包括肺炎链球菌9株(42.9%)等;其它9株(14.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及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极高,耐药率分别为100%、92.9%和92.9%;肺炎克雷扪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毗肟的耐药率最高,耐药率分别为100%和75%,与相关报道一致。细菌耐药原因
6、考虑与ESBLs的增多有关,本次大肠埃希菌检出ESBLs阳性共12株(85.7%),说明该菌对抗生素药物的耐受性增高。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革兰阳性菌的主要菌株种类,药敏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钠、红霉素、克林霉素等耐药性高,肺炎链球菌对苯唑西林、克林霉素等耐药性高。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与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相关,主要与PBP-2a、PBP-2X等冇关[4】。相关研究指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传播十分广泛[5],多重耐药性情况居多,临床治疗期间需要早期进行痰液培养及药敏试验,以便选择敏感抗生素对
7、患儿进行治疗,对多重耐药株的发生进行预防。综上所述,小儿肺炎的病原菌变化情况及其对抗生素药物的耐药情况十分复杂,其病原体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相关医务人员需要对患儿痰液的病原菌进行药敏检测,从而针对检测结果对抗菌药物进行合理使用,以降低患儿致病菌的耐药性。参考文献:[1】张君梅,周有祥,王云,等.兴义地区小儿肺炎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7):4380-4381.[2】匡祖国.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检验结果分析[」].中国实用医刊,2012,39(11):123-1
8、24.[3】刘林取.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分析[」].中外健康文摘,2012,09(12):178-179.[4】廖旭东.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2,12(33):241-242.[5】娜仁,胡天鹏.小儿肺炎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0,08(12):105-10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