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酚静脉全麻与异氟醚吸入全麻术后恶心呕吐对比观

异丙酚静脉全麻与异氟醚吸入全麻术后恶心呕吐对比观

ID:24347829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异丙酚静脉全麻与异氟醚吸入全麻术后恶心呕吐对比观_第1页
异丙酚静脉全麻与异氟醚吸入全麻术后恶心呕吐对比观_第2页
异丙酚静脉全麻与异氟醚吸入全麻术后恶心呕吐对比观_第3页
异丙酚静脉全麻与异氟醚吸入全麻术后恶心呕吐对比观_第4页
资源描述:

《异丙酚静脉全麻与异氟醚吸入全麻术后恶心呕吐对比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异丙酚静脉全麻与异氟醚吸入全麻术后恶心呕吐对比观【关键词】异丙酚  【摘要】目的比较异丙酚静脉全麻与异氟醚吸入全麻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方法选择50例ASAⅠ~Ⅱ级头颈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静脉全麻组(A组)25例和异氟醚吸入全麻组(B组)25例。A组持续静脉泵入异丙酚4~5mg/(kg・h)维持麻醉,B组吸入1%~1.5%异氟醚维持麻醉。观察术后24h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28%)明显低于B组(68%)。结论异丙酚行全身麻醉可有效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关键词

2、异丙酚异氟醚恶心呕吐  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某些特殊手术区域如头颈部外科手术,发生率更可高达60%以上[1],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更增加切口裂开、误吸的危险。本文就异丙酚对头颈部手术全麻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0例ASAⅠ~Ⅱ级的头颈部手术患者,年龄20~72岁,体重44~70kg,无重要器官疾病,术前24h未使用抗恶心呕吐药物。随机分为异丙酚组(A组)25例,异氟醚组(B组)25例。  1.2麻醉方法术前常规禁饮禁食,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路,监测

3、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两组患者分别静注咪唑安定0.08mg/kg、芬太尼3~4μg/kg、异丙酚1.5~2mg/kg、万可松0.1mg/kg诱导后气管插管,用麻醉机控制呼吸。A组用微泵持续输注异丙酚4~5μg/(kg・h),B组吸入1%~1.5%异氟醚维持麻醉,芬太尼及万可松按需静脉注射。术中不推注任何止吐药物,术毕清醒后送回病房。  1.3观察资料观察术后24h内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情况,按程度分为轻、重度,轻度指恶心、干呕,无胃内容物排出;重度指恶心呕吐明显,有胃内容物排出。  1.4统计学方法所得实验数据以

4、χ2检验做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均无明显差异,围手术期生命体征均在正常范围。A组发生PONV7例,占28%;B组发生PONV17例,占68%,可见两组间PONV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A组明显低于B组,见表1。  表1两组PONV发生率比较(略)  3讨论  延脑的呕吐中枢可接受来自催吐化学感受器(CTZ)、前庭器官、内脏等的传入冲动而引发呕吐。CTZ含有丰富的多巴胺、组胺、胆碱、5-HT3受体。头颈部手术PONV发生率很高,可能原因很多,诸如

5、术前紧张,缺氧,麻醉药物直接作用于呕吐中枢,术中肠胀气,局部组织水肿刺激迷走神经等。  异丙酚作为新一代静脉麻醉药,有降低术后PONV发生率的优越性,其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常用的止吐药物多作用于多巴胺或5-HT3受体,但已有资料证实异丙酚的镇吐作用不是通过这些受体实现的[2,3],其镇吐机制可能是:(1)增强大脑皮层的GABA能神经元对DA能神经元的调控及降低脑内5-HT3浓度[4]。(2)直接抑制催吐化学感受区。(3)通过降低皮质嗅区的突触传递,减少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等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5],而不是像异氟醚等吸入全麻药通

6、过刺激此类氨基酸的释放导致呕吐。  综上所述,用异丙酚静脉全麻与异氟醚吸入全麻相比,前者有降低患者PONV发生率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