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为中心”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有效提问设计研究

基于“学为中心”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有效提问设计研究

ID:24342680

大小:5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基于“学为中心”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有效提问设计研究_第1页
基于“学为中心”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有效提问设计研究_第2页
基于“学为中心”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有效提问设计研究_第3页
基于“学为中心”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有效提问设计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于“学为中心”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有效提问设计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学为中心”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有效提问设计研究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小学英语课堂也不例外。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打开学生智慧的大门。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提出,在课堂上,教师更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而不是教师“教”,即应把“学为中心”的理念融入课堂。因此,在“学为中心”的背景下,教师要钻研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进而真正地让提问促进教学,提问提升课堂。关键词学为中心课堂提问提问原则提问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6)

2、11-0078-02新课程理念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即以学为中心,在课堂教学中,仅仅靠教师单方面的讲授是难以实现这个目标的。而课堂提问恰好是师生进行沟通的良好的途径,通过提问我们可以把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以学为中心,教师可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和促进者,较好地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另外,小学英语新标准中提出了这样一条准则:要注重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口语的练习。为实现该目标,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更应该学会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掌握有效提问的技巧。一、提问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作用(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

3、体性,要让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在教学中的导入环节,教师多用图片、声音、视频导入,这时教师就可以进行提问,提问要有趣,不必过难,如在讲授PEP版三年级上册英语unit2colors时,教师就可以这样问:小朋友,认真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新朋友?你们喜欢吗?你们想和他做朋友吗?你们还知道哪些颜色?如何用英语说出来呢?这些简单的提问就可以让学生,很快进入本节课堂,进而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的下个环节。(二)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学为中心”要让教师少教,学生多学,让学生去探宄知识。在教授小学英语阅读课时,教师不应直接上来就带学生来学

4、习文章,而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去探宄。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在学生初次阅读前教师可以给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章。在阅读的时候,学生便会更加注重文章内容的各个部分,进而增进对文章的理解。二、“学为中心”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学为中心”提倡更多地关注学生,教师少教,学生多主动去学。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当是:学习目标源自学生,问题解决依靠学生,教学安排为了帮助学生。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把握提问的技巧与策略。(一)基于教学内容,讲究提问方式为了实现真正的“学为中心”下的课堂提问,教师必须让全体学生对课堂中的问题感兴趣。针对小学生的

5、个性特点和年龄特点,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方式不应只是单纯地问答法和讨论法,而应该根据所讲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提问形式,如提问个别学生、同桌讨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这样就能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的提问方式下都能有所收获,也能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进一步理解。(二)基于教学的创造性,变换提问的角色“学为中心”也应该指的是教师运用创新型的教学,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如果单纯地认为课堂上只有老师提问,学生作答,那么这就是一种片面的理解方式。教学本身就应该富有创造,敢于不断尝试,不断改变。因此在英语课堂上我们也应该大胆进行创新,变换提问的角色。我们可以让学生与学

6、生之间进行提问,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也有利于学生间情感的交流与发展,为学生架起沟通的桥梁。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进行有效地提问,是实现新课程理念下英语教学的关键一步。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提问,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应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日益变换的。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所教学生的学习特点,恰当地选用合适的提问技巧,以“学为中心”,尊重学生的自觉性、主体性和创造性,让提问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参考文献:[1]杜清.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三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4,(6).[2]罗晓杰,牟金江.英语课堂提问策略研宄[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

7、宄,2002,(5).[3]安桂清.以学为中心的课例研宄[J].教师教育研宄,2013,(2).(责任编辑全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